返回第三十二章 陇西郡主(第1/2页)  深谷为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彩民再次从梦中醒来,全身湿湿的,出了太多的汗。

    梦里,是幽深的狭谷,她在高高的山下,四外是光滑的石壁,有个凶恶的老头在上头,她上不去。

    梦醒了,她的二哥,不知哪儿去了。掀遍了整个三原,竟然无一丝消息,谁,把事情做得这样滴水不漏?

    兄妹多年未见,她竟没能跟二哥好好说话。不该,不该那样的口气跟二哥说话的。

    “铛——铛——铛”打更了,听见更夫喊:“平安无事!”她心里好过了些。

    不一会儿,听见打更的声音远了些,更夫喊的:“平安无事。”声音也弱了些。

    她躺下去,竟心安了许多。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如今二哥是生死未卜,洛洢伤势如何她无从知晓。

    泪水滚滚而下,老天,为何这样的折磨我?

    经此一事,便是一个结。这姻缘成了一个死结。

    便在此刻,她豁然明白,她与他,几乎再无可能。

    “嗖”的一声,一去袖箭破窗而入,李志贞捡起地上的袖箭,李彩的母亲凑过来,上面扎了一个纸条,二人抻开看时,上面写着:“我已大安,父母大人勿念,自有相见之日。”

    二人反复地看,确认笔迹,没错,是李山的字。这下,心里终于些许的放松了些。

    二人看了正不知如何是好,冷不丁响起了敲门声:“大哥,家里派人来了,阿耶不好了。”

    二人慌忙收好纸条,开门。门外是李志浩两口子。

    长孙氏在李志浩后头很是着急:“大哥大嫂,咱们是一起回去还是?也不知阿山如何了?”

    “一起回去吧。”李志贞发话了:“阿山的事儿,哎”李志贞摇摇头,挺无奈,没有再说下去。

    李正明躺在榻上,底下儿孙成群。

    李志贞家有三子一女,如今李山没在这儿。老三李志浩家儿子李毓秀、李毓朗都在,老四家只有一子,年龄尚幼。老五才成婚二年,没有孩子。

    李英贞携了儿子前来。李彩多年未见姑姑,今日一见,姑姑竟丝毫未老。

    “姑姑脸上用的啥?”

    “啥也没用啊,你知道,我最讨厌涂脂抹粉的了。”姑姑拉着她的手,个头竟然比她还高两指。

    母亲端一碗豆浆来:“阿耶,喝点儿吧。”

    李正明眼睛也不往这边看,“哼”了一声,扭一边儿了。

    李英贞接过碗来,用勺子盛了些:“耶,喝点儿吧。待会吃点儿饭,过不了几日便好了。”说着伸勺子喂过去,李正明伸手推了一下,“哼”。这是不吃了。

    “三嫂,你过来。”李英贞叫长孙氏。

    长孙氏接过碗,没好气的喊了声:“耶。”

    李正明没再哼,“你好歹也吃点儿。”

    李正明没说话,也没拒绝,喝了几口,推开了。

    李彩的母亲在一旁劝说:“耶,看看咱家人多旺吧。耶那辈儿弟兄七个,咱们五房也是弟兄七个。再小一辈儿他们弟兄六个,赶紧好起来,教导孩子们。”

    一边的坐榻上有一个大大的凭几,李彩坐过去,靠在凭几上,不大两手臂放开架在两边。恍惚回到了小时候,自己慢慢的爬到这坐榻上,学着祖父靠在凭几上。那会儿这凭几宽宽大大的。

    “我记得以前这凭几老大了。”她说着。

    英贞笑了:“以前你多小,现在可是大姑娘了。”

    是啊,十多年了。

    叨叨了半日,天将午时,李彩跟着母亲并大哥、小弟回去准备午饭。

    天色昏暗,李志贞用过午饭匆匆的又出了门,却瞧老父亲去了。

    第二日,一家人刚起了榻,还没用饭。门外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