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枷锁与传承(第2/3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为东莱郡的贼曹掾,缉捕盗贼一向是他太史翼的职责。王弥杀尽孙氏满门,在王家的压力下,他知道太守能够默许自己继续追捕,已经是难得的通融。若是因此而在京城闹出风波,只怕最后会有太多无辜的人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姜钟扬手将麦饼摔在地上,满脸怒气道:“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世道!穷凶极恶的的人在高楼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我等反而要在烈日下暴晒,吃这些连猪都不吃的东西!”

    “一路追来,盘缠早已用尽。钟,你若是实在受不了,就暂且回去吧。”太史翼看向姜钟的目光中充满了柔和,更是充满了坚定。

    “老大!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

    “我明白,王弥这厮武艺娴熟,兼之为人狡诈,就连我也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将他抓捕归案。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以我的想法,你还是先回去吧,回去给伯母报个平安。”

    太史翼说着将麦饼放入布兜之中,如今的他,任何一点粮食都不能浪费掉。

    “老大,你看,那位不是在定陶遇到的小公子么?”

    正在此时,姜钟突然指着行驶过来的马车,兴奋地叫了起来:“你于他有救命之恩,何不就此求助于此人?我观他衣衫华贵,必是出身富贵之家。若是有他相助,缉捕王弥无疑事半功倍——”

    然而说到半晌,却觉得空气有些冷清,回头看时,太史翼早已走得远了。姜钟不由苦笑地摇了摇头:这个太史大哥,脾气当真是又臭又硬,连一丝人情也不想欠别人的。

    在这一瞬间,他突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看着那道决绝的背影,咬了咬牙,快速地跟了上去。

    —————〇〇〇—————

    “阿嚏——”

    张韬坐在马车中打了一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看向晴朗的天空,忍不住疑惑道:“这是谁在念叨我呢?”

    虞圆睁大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不由轻笑道:“小公子,侬莫不是感染了风寒。”

    “公子我这么壮,怎么可能感染风寒。”张韬故意板着脸,一副严肃的样子。看到虞圆有些惊恐,终于连他自己也笑了起来。

    虽然最近齐王复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是对他来说,重点还是在“鹊桥仙”上。

    自从那日掌柜唐愚知道算盘的用法,每日里都将账目算上数十遍。没有其他原因,单纯是因为想熟练算盘的用法。

    过后不久,他制作算盘的事情也传到了父亲的耳中,又被父亲叫过去语重心长地叮嘱了一遍,说的无非是勤学苦读莫要荒废光阴。在检查他最近学习进度的同时,又给他加了些作业。

    如今的他,至少在模仿钟繇的行书上已经可以写的有模有样。

    按照父亲的说法,蒙学的书不过是入门。既然《汉三苍》、《凡将篇》与《急就篇》已经熟练,那就该在培养书写的同时,在“经”与“史”两方面选择一个进行深造。【注:后世“经、史、子、集”的书籍四分法就是发轫于郑默的《魏中经簿》,荀勖续之以《晋中经簿》,采用“甲乙丙丁”的分类方法,经后世学者累积,渐成。】

    当然,哪怕父亲再博学,主修还是儒家经典。哪怕经学再衰落,作为官方的统治学说,还是仕子们学习中避不过去的学术重点。尤其是经学中的“王学”,更是官方指定的学术正统。

    所谓“王学”,便是王朗、王肃一脉的学说。东海王氏之所以能够显赫,并不仅仅是由于王肃之女王元姬嫁于文帝司马昭的缘故,还因为王氏数代在经学上的造诣。

    王肃传承家学,又师从“荆州学派”的大儒宋忠,最终遍注诸经,完成了对郑玄的颠覆与超越,成为学术界一代巨擘。

    当然,无论是王肃还是郑玄,都属于古文学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