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卿云》(第1/3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原本稳重成熟的姐夫与大兄纷纷沉溺其中,不得不感叹阮咸演奏的杀伤力之大。只是张韬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无法明白这些人为何在一瞬间失态。曲子是好曲子,但让人如此沉迷,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

    张祎回过神来,见到幼弟一脸茫然,却是叹了一口气道:“阿韬,你可知阮仲容所弹之曲出自何处?”

    “正要请教大兄。”

    “此曲出自伏生的《尚书大传》,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而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逸百工相和而歌《卿云》。’”

    张祎说到这里,沉吟良久,继续道:“卿云者,喜气也。钟石变声,暗示虞舜逊让;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禅。君臣互唱,气象高浑,文采风流辉映千古。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是以尧让舜,舜让禹,此正是惟贤为能!”

    在大兄的了解下,张韬也逐渐是了解到其中的脉络。

    《卿云》乃是当初舜帝禅让时与群臣百官一起相互唱和的歌曲。

    “卿云烂兮,糺(ji)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四句乃是舜帝自唱,说的是今天喜气灿烂如霞,瑞气缭绕,日月照耀,天下升平。在如此大好的日子里,我把尧帝传给我的位子再次传给大禹。

    “明明上天,烂然星辰。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则是群臣所上的贺词:如今上天光亮,星辰灿烂,而舜帝你的品德,便如日月加身一般耀眼。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这八句则是大禹的回应。说的是,日月星辰都有属于自己的轨迹,一年四季也都是依时而行,人间的让贤同宇宙的运行一样,是一种必然的规律。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使国家昌盛,万民幸福。如今奏起音乐祭祀上苍,舜帝你将位子传递给我,我必定不负天下人的期望。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这四句说的则是,当禅让仪式完成后,百姓们鼓乐喧天,载歌载舞地庆祝大禹得到帝位。而自感“菁华已竭”的虞舜,却毫无声息地泰然“去之”。

    这首《卿云》可以说将舜帝塑造成了一个推位让贤、毫不留恋权位的形象,成为大家心目政治清明的象征。

    看着痛饮狂歌的诸名士,张韬突然间明白了他们的感情。

    惟大悲者有大喜,惟大哭者有大冀。

    当社会规则充满了腐化与不公,便有一些聪慧者如同那金风未动时之蝉,早已经感受到其中的切肤之痛。但在无形的大网中又挣之不脱,便只能自我叛逆以抗争。最终让自己成为社会的异类,为世人所侧目。

    所以说这帮人看似轻浮,实际上却是由赤子之心异化而来。

    一曲奏罢,在场之人无不陶醉于古筝的余韵之中。良久之后,方才有一人越群而出,举起酒杯来到卞粹面前,高声道:“今日既得以聆听仲容妙奏,实乃快慰平生。只是还未曾恭贺主人诞子之喜,请满饮此杯,克先饮为敬!”

    张韬看过去,却是陈留蔡氏的蔡克蔡子尼。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虽是醺醉之际,亦不肯有所失礼。

    蔡克仰头将手中之酒一饮而尽,缓缓道:“却不知贤侄起了姓名否?”

    “小弟才疏学浅,为犬子取了一个‘壸’字,倒是让蔡兄见笑了。向闻嫂夫人亦是身怀六甲,却不知将诞在几月?蔡兄是否为未来的公子想好了名字?”

    “拙荆已有八个月的身孕。说来惭愧,为兄左右琢磨,以为最好不过一个‘谟’字。”蔡克想起家中妻子,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