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前往兖州(第1/2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车轱辘轻轻在官道上驶过,传来阵阵“碌碌”之声。过完了年,张韬便跟大哥动身前往济阴冤句参加外甥的满月宴,顺势接回姊姊到家过几天。

    从洛阳前往冤句有两种走法,一是水路、二是陆路。

    走水路的话,是可以直接在城南洛水码头上船的。经洛水入河水,过荥阳后进入汴水,然后再进入济水,顺济而下直达冤句。

    正常情况下,走水路更加便利,不但省去了颠簸之苦,还能够欣赏两岸风景。更何况本身一路顺流,再加上冬季乃是西北风,全程比陆路要节省很多时间。

    无奈今年入冬以来洛水结冰,一个月期间也没几天解冻,能否通行全看老天脸色。为了防止耽误行程,只好走陆路。

    走陆路的话,则有三条官道。一条乃是从富平津过河后,沿着河水北岸的官道一路向北,经河内郡之温县、平皋、武德,汲郡之修武、获嘉、汲县,在汲县之延津、文石津或者棘津再次渡河,折向东南,经濮阳国之燕县、陈留国之长垣、祭城(这里作为地名读zhà,若作为姓读zhài),直达冤句。

    当然,也可以从洛水北岸的官道一路向北,在成皋渡过洛水,经成皋关进入荥阳郡,然后一路向东,经陈留国之酸枣、封丘、济阳到达济阴郡之冤句。

    第三条路则是到达荥阳后,在厘城顺着汴水官道经陇城,到达中牟的博浪沙和官渡,然后经陈留国之浚仪(开封)、小黄、济阳到达目的地。

    第一条路线太远,第二条经过渡口太多,第三条路太偏,再加上东吴灭亡后,迁来了大批流落在江左的原籍人士,最近有点不太平。三条路都有各自的缺点。思考再三,张祎决定从第条一路前往冤句。

    因为第一条路虽然远,渡口却最少,道路最平坦,沿途也最繁华,人烟密集,安全上更有保障。所以走起来,反而可能会比其它两条路线更早到达。尤其是富平津有过河浮桥,乃是泰始年间杜预主持建造,从此地经过河水最为便捷。

    此行总共有五个人,除了张韬与大哥张祎,还有张孟的长子张大牛。另外两人一名张雷、一名张武,均是他府中的下人。大牛驾着马车,张雷、张武二人则骑着马一前一后护卫。一行五人除了张韬以外,都是年富力强的成年人,一般的小毛贼也不敢招惹。

    一行人从洛阳东阳门出城,经偃师、过富平津进入河内郡,如今温县就在眼前。但是看着温县城外的情景,张韬不由一阵失落。

    一路上,张韬裹着狐裘,不断掀开窗户,冒着寒风观察,才知道所谓的“繁华”只是相对而言。在洛阳城尚且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作为大晋京城,乃是全国百姓心目中最向往之地。出了京城才发现这个时代与后世相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温县乃是皇族司马氏的宗族所在地,也是司马氏的郡望之所在。他原本以为应该会非常繁华,现实却告诉他,此地不过与后世一般比较繁华的城镇类似。

    他不由低声囔咕道:“这个时代,不知何时才能产生北上广那般有着两三千人口的大都市。”

    看着幼弟脸上一阵惋惜的表情,张祎端坐在马车上,淡淡道:“温县虽然繁华,又如何能够与京师相比。你若是到了偏远之地,才会知道洛阳的好……”

    他正板着脸告诉幼弟一些常识,说着说着,猛地停了下来,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张韬。发了一会儿呆,尔后摇了摇头,苦笑道:“阿韬,你发什么傻呢!天下怎么可能会存在两三千人口的大都市。我大晋平灭江左,收之民户与图籍,哪怕加上那些未入户籍之奴仆流民,也不过两千万而已。以一城聚集一国之民众,可不是梦话么?”

    张韬回过神来,脸上浮起一丝人畜无害的笑容:“小弟昨晚确实做了一个梦。梦到后世有座城市叫做北上广,聚集了几千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