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仪式(第1/3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华站在众人之前,首先是给祖宗的神主上香,然后便是读祝文。祝文晦涩难懂、大致意思便是回顾祖先创业之艰、感谢祖宗的庇佑让身为家主的他得以封侯,且这一年二子张韪、女儿蕙娘各得一女一子,让张氏血脉得以延续。张氏族人之所以能够风调雨顺,全是祖宗阴德的功劳,来年一定再接再厉,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云云。

    读完祝文后,紧接着便是为祖宗奉献饭羹、献玉帛、献酒、献胙肉、献嘏辞、最后将祝文在神主前焚烧,洒上一杯酒后,请祖先享用祭品,然后大家一起叩拜,将祖宗之灵送走。

    整个过程从申时三刻开始,直到亥时一刻方才结束。

    也就是说,除去前期的准备与后期的收尾,祭祖持续了整整五个半小时。这也是为何祭祖很少有幼儿参与的原因,毕竟时间太长。等结束的时候,张韬便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虚脱了。哪怕是父亲在分配胙肉等祭品,他也再难有精神吃下去。

    祭祖的礼节,天子用“太牢”,也就是猪牛羊三牲。诸侯与卿大夫用的则是“少牢”,只有猪羊二牲。张华既然爵位为县侯、拥有了自己的封国,也便意味着在祭祖的仪式上可以用“少牢”的规格。

    祭祖完成前的收工之作,便是家主张华为祖宗敬上一杯酒,身为长子的张祎接过酒杯,洒在神主之前,称之为“酹”。完成之后,张华走下祭坛,管家张烈随即递上一把短刀。

    从早上辰时吃了第一顿饭,到现在已经将近十二个小时,众人早已经饥肠辘辘。张华手持短刀来到案前,开始在胙肉上切割。他割下第一块递给张祎,剩下的依次分配,算是这次祭祀的尾声。

    参与祭祀的人员也正好可以依靠祭品充饥。

    这些胙肉,原本是献祭给祖先的,放在大镬中煮熟的全猪、全羊。众人见到张祎享受第一块胙肉,切给他的比任何人都要大,便知道家主已经确立大公子作为继承人。

    当然对于这些,张韬除了觉得理所当然以外,也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大哥这些年来已经在事实上履行着继承人的角色,唯一所缺的不过是名分而已。

    张家宗庙位于城外庄园,如今城门已经关闭,想要回去是不可能了。

    除夕向来有守岁的习俗,众人酒足饭饱后时间已经差不多来到了子时。他们各自聚集在一起,开始憧憬来年的前景。期间也免不了议论一年来大晋发生的各种事情。

    英雄轶事或者八卦绯闻,都是他们口中的谈资。

    总体上来说,由于收复凉州以及攻灭东吴,再加上朝廷颁布的一系列新政,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偏殿中,下人们打着草铺,围拢在一起不断议论着府中三位公子在祭祀上的表现。大公子张祎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谈论的焦点。

    经过这次祭祀,张府未来家主之位已经确立,也便意味着府中的形势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心思活络的,已经在内心暗暗盘算该如何讨好长房。

    议论着大公子,话题也便逐渐转移到小公子身上。

    张府向来的祭祀,都是幼儿束发之后方才能参与。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夭折率极高,若是去年祭祖,今年反而夭折,对于祖宗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做一个好消息。另一方面则是张华本人的严格规定。不经允许,不得祭祖,不得跨入宗庙一步。

    这一规定从他当年刚在洛阳建庙的时候便开始实行,随着官越做越大,张氏宗庙也越建越大,直到今年开始扩建为五庙。

    张韬今年不过五岁,想要获得祭祀资格怎么也要等到十年以后。然而在如此幼龄便被家主指定陪祭,这说明小公子在家主心目中的分量不一般。

    张府家规严苛,加上这些年来张韬一直沉默寡言,众人并不了解自家的小公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