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一鸣惊人(第1/3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韬,爆了,彻底的爆了。

    自从那日背诵出《急就篇》后,书馆中便开始陆陆续出现大量的围观群众。每日里在书馆外指指点点,让张韬很不自在。

    背诵出一篇开蒙读物原本没什么奇怪的地方,然而当一个进入书馆不到三天的五岁孩童背诵出时,已足以让人惊讶,称呼一声“神童”不为过。

    假如背诵出《急就篇》的,还是一名原本被传言痴傻的幼儿,那更带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足以促使围观群众去探索事件背后的真相。

    若这名孩童是当朝中书令的儿子,那已经不能用神秘去形容了。也许应该换一个词语,那就是——传奇!

    渐渐地,张韬的名声便在洛阳城的世家贵族中传播了开来。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即便有很多人将信将疑,也耐不住耳边一遍又一遍的风声。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娱乐明星,并不妨碍洛阳百姓追星的热情。

    自从魏文帝曹丕迁都洛阳,虽然权贵之间尔虞我诈,洛阳城中的百姓却已经有一甲子未经战火。作为京师百姓,生活富足之余,也难免需要八卦点缀生活。

    便如河阳县令潘岳潘安仁年轻时,不但是洛阳城中有名的大帅哥,而且出口成章,乃是举世无匹的大才子。所以他每次出城游玩,所乘之车便会被粉丝的水果填满,号为“掷果盈车”。

    脑残粉的威力从来是无穷的,若是谁敢模仿偶像的专利,那必将遭到他们的唾弃。就像大才子左思左太冲由于羡慕潘岳的影响力,便也学着潘岳的模样出游。可惜他容貌短小,每次只能得到围观群众的臭鸡蛋!

    毕竟光有才华是不行的,你还要长得帅!

    目前来说,张韬的待遇还远远比不上潘岳,但眼前的阵仗,已足够让他见识到粉丝的力量。虽然有些烦恼,可是他知道,几乎在任何一个时代,名气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东西。

    谁让自己这几年由于回顾前世,从而落下一个痴呆的名声呢?

    一个人如果痴呆,哪怕你是皇太子有皇帝老爹罩着,日子也未必过得舒坦。为了能够掌握主动,他不得开始为自己造势。只是不知道,这洛阳城,准备好接受自己的装逼了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他并没有失去理智。相反,内心更加渴盼早日了解这个世道。所以一旦下了学,便找机会缠着二哥了解一些讯息。

    比如说,朝廷“三公”的情况。

    自从商周开始,“三公”向来为朝廷地位最崇高的三个官职的统称。历朝历代的名称都不尽相同。

    不过大晋倒是挺有意思,为了酬谢支持自己的世家大族,司马家居然将历代的“三公”一股脑全拿出来用了,共有八个“三公”,号为“八公”。

    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除了“太宰”乃是为了避景帝司马师的名讳由“太师”改之而来,其余全为古官,号为“八公同辰、攀云附翼”。

    不过开国一代的元老逐渐凋零,“八公”之中还在位的唯有太尉贾充、司徒李胤、司空司马攸以及大司马陈骞。而这其中,陈骞年事已高,早已归府养老,“大司马”在他身上不过是荣誉头衔而已。齐王司马攸则为景献皇后守孝中,三年之期未满,“司空”一职也是有名无实。再加上太尉贾充在伐吴之后被剥夺开府的权利,实际上“八公”只剩下一个广陆侯李胤。

    “三公”的空缺,也是中书监荀勖仇视父亲的原因之一。毕竟此人一向自视甚高,若是父亲在他之前成为“三公”,他是万万无法接受的。

    在二哥的一番讲解之下,他也逐渐了解到了整个朝堂的生态。了解得越深,越是佩服父亲的才华,也越是感叹乱世残酷。

    ————〇〇〇————

    青石板上,一辆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