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广武县侯(第1/3页)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了牛车,从小门溜入府中,就好像一切都未发生,接下来的一天也是风平浪静。

    然而张韬不知道的是,他之前溜下墙头的时候,张孟便已让下人前往禀告了主母刘氏。至于在墙下遇到二哥张韪,在他看来纯粹是意外。

    刘氏疼爱幼子,不忍心苛责于他,但张孟看管不严的责任却是跑不掉的。回府之后,被张府大管事张烈抽了三十荆条,关在柴房面壁思过。

    张韬还以为自己悄悄地来,悄悄地走,除了二哥和张孟,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却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家法的严苛。

    作为家主母最疼爱的小公子,他所受的任何一点伤害都是张孟所承受不起的,张孟又如何敢自作主张?

    张府之中,大哥张祎一家住在东厢,嫂嫂出身清河崔氏旁支,如今有个儿子名叫张舆,却是比他还要大上两岁。

    二哥张韪前些年娶了渔阳鲜于氏,这是爷爷张平当年做渔阳太守时结下的善缘。

    鲜于氏乃渔阳当地大姓,二嫂叔祖鲜于嗣转任范阳太守后投桃报李。也正因为鲜于嗣与卢钦的鼓吹,父亲才能在洛阳声名鹊起。

    张家与鲜于家算的是通家之好,如今夫妻俩住在西厢,还未有子息。

    鲜于氏出身渔阳,当地与乌桓杂处,胡风渐炽,二嫂身上倒也没有多少小女儿的娇羞之态,反而多了几份彪悍之气,平日里弄的二哥也只能唯唯诺诺。

    张韬前往正堂向母亲请安时,每每看到母亲喋喋不休地催促二哥多多努力,说什么别人家已子孙满堂云云,都让他忍不住发笑。

    家有河东狮,沦为昆仑奴。二哥家中自有情形在此,旁人却是爱莫能助。

    到了第三天一大早,张韬便被侄儿张舆从被窝里拉了起来,他走在庭院之中,见到张府上下热闹非凡,下人们忙前忙后,开始张灯结彩。不由朝着张舆道:“阿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这是大人吩咐的命令,说是今日有宫中谒者前来传旨,祖父要封侯了。”【注,大人,魏晋时代对父亲的称呼】

    张韬知道,父亲如今是关内侯,所谓关内侯,乃是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等,仅次于列侯。关内侯虽然带个“侯”字,却不是侯爵,它没有食邑,只是相当于贵族的资格证。

    也就是说,当你是关内侯时,就具备了将爵位传给子孙的资格,半只脚踏入了贵族的圈子。而列侯,则是异姓所能达到的最高爵位。

    毕竟自从刘邦与群臣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后,两汉四百年,异姓称王便相当于篡逆。

    大晋继承曹魏政权,为了拉拢各大世家,复辟了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与此同时,二十等爵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这五等爵就相当于将秦汉时代的第二十等爵“列侯”拿出来后再进行细分,都是凌驾于关内侯之上的存在。想要得到列侯的封爵,无一不是建立了莫大的功勋,才能得到得此殊荣。

    张华此番有参赞机谋,统筹灭吴的大功。按照惯例,至少也会被封为一个县侯。家主声望日隆,作为张府下人,自然与有荣焉。大家兴致高昂,将张府上下打扫的干干净净,就等家主回府。到时候他们这些下人,赏赐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眼看着到了辰时,一辆马车在张府门前停了下来,大兄张祎与二兄张韪均是峨冠博带,衣衫整齐地站在府门外恭迎来人,张舆亦是拉着张韬走了上去。

    “度支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晋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

    听到来人宣读诏书,张舆顿时面带喜色。张韬见罢,不由摇了摇头,他这个小侄子如此早慧,怕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