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七章 请安(第1/2页)  有女为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圣旨一下,自然再度震惊朝野。薛渝被洗冤正名后,沈铭与朱沉等人顺着曲临江与刘本这根藤自然又摸出一条龙的人来。

    上至国子监祭酒钟秋、下至大理寺右少卿李儒源宫剪出二十余人,再从秦知州与江南各地涉案的官员口供引出,此案最终直指安王。

    安王自然不敢承认此事,当场便咬定是恒王在其背后构陷,恒王又正等着这机会一雪前耻,二人在御前各持己见,气的皇帝雷霆震怒,险些当场下旨各褫二人的王位官职。

    他二人不过是狗咬狗两嘴毛,东宫一派自看热闹。等段骞率领禁军前往薛家,将早前贴在薛府各处门窗上的封条卸下,圣旨昭告天下恢复薛氏父子的名声官位,这才算真真正正洗刷冤屈,重入朝堂。

    一早派人先将温玉容与暠哥儿给接回家去与薛怀峰团圆,薛绛姝倒未曾随着她一道儿回去,反而收拾利落,与二房的四姑娘一同进宫去给皇后与太后请安,谢皇帝不杀之恩。

    自打听五公主提起,此番翻案过程中亦有薛绛姝出力,皇后便时常念叨。如今见宫人引进来这人周身利落、并无大碍,皇后这才松了口气,回身与太后笑道,“臣妾如今竟无言以对,怕是压不住她了。”

    “是,这孩子是个有心性的,旁人敌不过去就是了。”太后挑了挑眼皮,不冷不热地回她,“这一晃多长时日了,哀家也不知她还有这般能耐。”

    皇后闻言微怔,眼波流转一瞬便猜到太后的意思,垂眸不语。

    太后素来疼爱薛绛姝,即便后来薛家出事,也是太后主动出面请皇帝开恩,这才使得皇帝下旨赦免她与温玉容姑嫂二人。

    而后薛绛姝在京城中销声匿迹,太后亦跟着忧心忡忡,尚叫人去查探看她是否是在城中哪一处躲避仇家追杀。

    只可惜一直渺无音讯,整个正月儿里也未曾传来过半点动静。如今薛渝被圣上下旨正名,这才冒出她来。

    前无因后无果的,枉费了太后对薛绛姝的一片怜爱。也怪不得如今动怒。

    思及此处,薛绛姝亦觉心中有愧,款款上前叩拜后,恭谨道,“臣女薛氏,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千岁金安;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

    四姑娘在其身后亦然,别无差错。

    皇后颔首,面色不喜不怒,倒瞧不出什么破绽。反倒是太后停了好一阵儿,等案上三脚青鹤小香坛里的香焚了半截儿,方才开口,“起来罢,赐座。”

    二人轻言一声,这才起身按着尊卑位份归座,她微微笑道,“得知家父之事有太后与皇后娘娘记挂,臣女原早该进宫来向太后请安。如今才来委实过晚,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你如今已是无罪之身,不过是未曾进宫请安罢了,哀家又能奈你如何。”太后摸索着挂在手腕儿上的佛珠,淡淡道,“不过能来,也算叫哀家见着个人影儿。听闻先前你是去调查你父亲的冤案,可有此事”

    当日走的匆忙,便是忘了宫中尚有人惦记着自己,这股风声早晚要不胫而走。纵然回京后一拖再瞒,也必定瞒不过宫里的耳目,早晚要被问到此事。

    她心中对此事早有准备,如今闻言不慌不忙,只温婉回道,“回太后娘娘,家中亲眷一朝入狱,臣女虽不知前因后果,但所幸受圣上怜惜,这才侥幸脱险。

    “所谓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感知双亲如此,臣女纵然出狱亦不敢心安理得享福,皇后娘娘当初虽亦做主留臣女教养,但臣女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惊扰太后与皇后娘娘,这才出宫。

    “只是擅自离京,未曾与您与皇后娘娘表明缘由,使太后费心记挂,是臣女行事不周,如今理当受罚。”

    她又欠身,温顺颔首,“今日进宫给太后请安,亦是自知愚钝,为求太后责罚。”

    太后不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