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 接人(第1/2页)  有女为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好好,你年纪小,贪心些也是常理。这丫头真真是个魔星,可是仗着自己辈分最小磨人了。”老太太笑的无可奈何,抬手去拍五姑娘的肩,眸光略过她鬓间戴着的几支发钗不由得一怔,面色微迟,“这支倒眼熟。”

    众人闻言不解,顺着老太太往五姑娘头上瞧,这才发觉她头上戴着一支鎏金镶翠描“婪尾春”的发钗,正是老太太早前所赏,与薛如意手中那支可凑成一对。只一瞬,宋氏便恍然,心中暗嗤。五姑娘得那钗子时可是几百个不情愿,当着薛绛姝的面儿便抱怨老太太偏心,给她嫡出与庶出一样的东西。故而钗子在她手中握了近两年,日日看薛如意戴着,却从未看她显于人前。家中从未短过几位姑娘的首饰衣裳,五姑娘的妆奁里不知收了多少好东西,偏偏如今这时节寻出这么一支不显眼的戴上,这心思不言而喻,只怕是她母亲有心提点。

    略侧眸,果然见老太太眼下显一瞬迟疑,方才好容易被二房双姝哄起来的笑意如今亦淡了三分,显然是想起薛如意,却碍着宋氏的情面不好多言。自薛如意与袁氏被打发出去,老太太嘴上虽不说,可过了头几日怒气一消,心里头终究还是惦记着的。何况今日除夕佳节,一家子合该团圆的时候,少了一个疼爱多年的孙女,做祖母的看着心中如何不恼,若非薛如意先前做事实失体统,不好伤长子与宋氏的脸面,只怕早就做主将她接回来。

    便是如今,一而再再而三地提点暗喻,想来也是打算看宋氏的意思,解铃还须系铃人,活了宋氏的心思为她求情,这薛如意便可顺理成章地回来。猜老太太心存别意,虽不知五公主这一番动作是有意还是巧合,不过话已至此,若不顺着时机卖这人情,让二房拣了去反而更不妥。遂故作凝了凝神,摞下那粥碗,温婉道,“母亲,今日除夕,合该一家子老少团聚,媳妇一会子便派人去庄子里接三丫头回来,让她给您磕个头罢。”

    此言一出,果然见老太太面色迟疑一瞬,旋即正色,摇了摇头,“知道你好心,但三丫头先前”

    “时隔数月,三丫头在家庙静心许久,从前钻的牛角尖儿如今也该出来了。”微微欠身,她徐徐安抚道,“细说起来,此事媳妇也难辞其咎。早前母亲与老爷便将三丫头送至媳妇膝下教养,可惜媳妇无能,未能教导好三丫头为人行事,才致使当日出此大错。母亲恼她,将她送往家庙静心思过,是为薛府的门楣,也是为了给媳妇与姝儿做主。不过三丫头毕竟还小,此番行事不妥也有袁氏在旁教唆的缘故,罚她一阵子,若能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也是好事。元年除夕,她理当回来给您请安磕头,才不枉您从前疼她。若是她做的不好,等她磕过头再给送回去,继续思过就是了,不差这一日。”

    老太太闻言默然,手指慢悠悠拨弄着挂在腕上的佛珠,待拨了十几颗后忽然一顿,随后长叹,眉眼缠倦意,“你素来心宽似海,是薛家的好媳妇、孩子们的好母亲,就是总委屈了自己。”

    宋氏勾唇,不敢接言,“母亲此言折煞媳妇,所谓家和万事兴,三丫头到底是咱们薛家的骨肉,哪里有同在京城不回家给长辈磕头的道理。媳妇这便派人去备车,等回来换衣裳,应能赶上年宴,叫她给您请安呢。”

    她言罢恰逢薛绛姝手边儿的榛子尽数绞开,慢条斯理地拂了拂指上的碎皮子,起身将那小碟送至老太太身前,微微笑道,“还是我去一趟罢。毕竟是接姑娘,如今三妹妹又在庄子上,若去的人走岔路反倒耽搁时辰。我与三哥哥亲自去一趟,想来如意也知祖母与母亲的心意,早些回来。”

    似乎折腾半晌就为了等这句话一般,老太太当即颔首,也不知是赞薛绛姝周全还是赞宋氏心胸大度,连声笑道,“你姝儿这孩子随你,你日后可不许自谦,这孩子就极好。也罢了,你行事周全,祖母上了年纪也管不了你们,去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