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第1/3页)  重生之妾心如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严氏今日在相貌一般的郑氏面前脂粉未施,笑着道:“她就是那个性子,生怕咱们都沾光。我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又问郑氏:“我嫁过来得迟,还不知道樱姐儿如何许了文昌伯爵家的二公子呢。”  这桩轶事,在穆家并未隐秘,严氏如何不知?不过是让郑氏多讲一遍,再风光一回。  郑氏就得意洋洋:“那时候爹去京城赴任,我怀着身孕不便赶路,单独和文敏坐马车上路。”  她口中的文敏,指的是穆三老太爷的大儿子穆文敏。  小儿子叫穆文聪,娶的是苏家四老太爷嫡女苏妙言。  “路上可巧,就遇到文昌伯夫人,也怀着身孕,不过我是头胎,她是第二胎。也要上京。索性结伴。”郑氏讲了千儿八百遍也不腻,细节记得清清楚楚:“可巧,刚出了楚州,就连续降下暴雨来,将咱们堵在客栈不得动弹,又因连续五六日电闪雷鸣,孩子竟要提前生了。我肚子疼的那一日,伯爵夫人也疼起来。那是我疼的不住叫嚷,文昌伯夫人却是有经验的,专门遣丫鬟劝我不要叫,留点力气待会儿好生。”  结果二人隔了一日先后生出来,恰好一儿一女,文昌伯夫人见如此有缘,当然,更多的是见穆三老爷入了翰林院,前程似锦,就起了意。  约定了娃娃亲。  郑氏讲完,笑一笑道:“这都是天赐的缘分。”  严氏忙陪着笑容捧她:“话是这么多,也可难保不是你素日行善积德,给孩子们凑的好造化。”  郑氏飘飘然,并不反驳,也不推辞。  严氏见她高兴,将话题一转:“只可惜,哎,我们秋儿,就没有这样的好缘分。”  郑氏是个聪明人,并不开口问。  严氏只得自己硬着头皮说道:“秋儿眼看一天天大些,当娘的怎么能不操心?只是我娘家没有助力,日后婚事上,难免吃亏些。”  “吃什么亏,大伯自然会给她做主的。”郑氏不上当,将话题盘开:“文平兄弟怎么不见回来打招呼?”  他们今日到家,于情于理,穆文平不管多繁忙,此刻掌灯了,也该露面才是。  严氏听不得这个话,一听就落下泪来:“姐姐,我命苦啊”  她与郑氏同岁,小郑氏几个月而已。  平日里因穆文平比穆文敏大,勉强称郑氏一声弟妹。  此刻情至深处,按照闺蜜私交,斗胆叫了声“姐姐。”  “他这些年谋个县丞的缺都谋不到,前些日子又丢了书院的差事,郁郁不得志,许久不曾归家了。”严氏握住郑氏的手,哭得梨花带雨,好不凄凉:“严家于我,哎,不提也罢。现在她爹又这样,你说孩子日后,可不是要被耽误的吗?那可是终身大事啊。”  “回头我说下文平兄弟,这样下去可不行。”郑氏一脸愤慨,看严氏珠泪盈眶,到底于心不忍。  严氏又道:“所以,樱姐儿在阳岐城送嫁,我知道姐姐要来,当真是老天爷派救世主来了。”  郑氏被这顶高帽子戴得飘飘欲仙,问道:“你是何意?”  严氏用帕子擦了眼泪,低头去柜子里碰出一个似乎很重的锦盒来,打开一看,一颗上好的东珠,发着凛冽的清辉。  郑氏瞧得眼睛都开了,盯着东珠挪都挪不开:“直说吧,瞧上谁家的哥儿了?”  “好姐姐,我记得,文昌伯还有个儿子。虽然都是庶出,听说是老三,与我们穆秋年岁相当日后若是成了,她们是嫡亲的堂姐妹,又是妯娌,有个照应不是很好么?”严氏将锦盒推给郑氏。  郑氏没曾想,她居然打这样天大的主意,再也不敢看那东珠,苦笑着道:“我哪里有那个本事。”  “不需要姐姐做什么。”严氏拿出东珠往郑氏手里塞:“只需要姐姐在文昌伯夫人跟前,提一提咱们穆秋,就是露个脸儿,也有个印象。”  “这么简单?”郑氏没料到东珠易得。  “就是这么简单,难道我诓你不成?”严氏见她松动,破涕为笑:“就是诓了你,你难道有什么损失?”  郑氏一想,果真如此,横竖几句话的事儿,便一口应承下来。  严氏便连续好几天,心情都是大好的,连带着看周氏和穆春也顺眼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