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揭秘悬浮物(下)(第1/2页)  易道天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到这里,吴总和蓝恬恬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因为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杨林森所做的功课,远远不止他们想象的那么肤浅,甚至还有很多他们尚不知晓的信息。尤其是当他们二人听完杨林森说的那个用手握瓶的温度测试后,更是给人感觉此事似乎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刚刚还对杨林森之言不太感冒的二人,此刻却表现的越来越专注了。

    “关于银杏叶提取物的专业文献网上其实有很多,大部分讲述的都是如何萃取原料,如何控制温度,控制压强,提高药效等等。而专门讲述其中杂质的文献,那真是少之又少。这两篇十分难得的文章,是我无意中从一位制药专家的微博账号里找到的。看样子啊,他们也是从一些医学杂志上直接扫描下来的,网上其他地方还真没有。”叙述的同时,杨林森又随手点开了两份pdf模式的文档,当屏幕上显示出了一系列的表格后,他才继续说道:

    “吴总,蓝姐,你们看,这片文章就是专门针对银杏叶提取物的‘常规’杂质而做的分析报告。在本文的阐述中,该作者认为银杏叶提取物中不同样式的杂质,其实都是由特定的原因引发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某些失误导致的,绝非随机出现的。就比如图中的这个,类似雪花状的小颗粒杂质,它的出现就是因为提取过程中放入了过多的化学物质;还有,这种棉花状的白色絮状物杂质,它们基本上都是因为萃取过程中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还有这种……这种……等等等等。可是当我看完整篇文章后,我还是没能找到任何今天上午看的那种,类似羽毛状的灰色杂质类型。再加上之前我发现的温度问题,我便笃定早上见到的那种杂质应该不属于文中所提到的任何由于加工过程失误而出现的‘常规’杂质。放弃了‘常规’二字后,我的搜索方向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一张类羽毛型的灰色杂质照片,其样式几乎和上午见到的是一模一样。而最令我出乎意料的是,那张照片的出处,居然是一则……专门介绍银杏树病虫防治的文献。”

    “银杏树的病虫防治?怎么会和这方面有关?难道说……”蓝恬恬听到这儿,双眼顿时一亮似乎是猜到了些什么。而杨林森微微一笑后,终于点开了文件夹中最后的一份文件,口中继续说道:

    “看来蓝姐已经猜到啦。呵呵,这篇文献真是非常的奇葩,我之前怎么都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将一棵树的病症描绘得如此详细,而且不仅是病症病果,就连提取物的杂质状况都一一记录了下。不过,我还真得感谢这位作者,要不是他这般细致的记录,恐怕我这会儿还在阅读各种文献呢。根据文章的描述,咱们看到的这种类羽毛型的灰色悬浮物,只有一种情况才会发生!那就是该银杏叶提取物的原材料——银杏树的树叶,是来自一颗颗得了枯叶病的银杏树!吴总,蓝姐,你们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和瓶里的几乎一模一样?”

    顺着杨林森的手指,吴、蓝二人很快就看到了那羽毛状的悬浮物,正如杨林森所说,真的和瓶中的杂质一模一样。带着几分惊讶与急切,吴总立马将笔记本扭了过去,一句话都没说,操作起鼠标仔细的阅读起来。而蓝恬恬也赶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了吴总的身后,猫着腰全神贯注的望向了屏幕。

    大概十多分钟后,一字不落的通读了全文的吴总,终于舒了一口气,点起一支香烟,带着一脸真切的喜悦,笑眯眯的向杨林森说道:

    “林森啊,你的这个发现,真是太有用了!很好,很不错!我可真没想到原来这小小的杂质后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哎,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个思路,还有这么多的文献,都是你用了短短的一上午就搞出来的?”

    “吴总,您一大早出的题,我当然只能用上午的时间来解了,呵呵。您也知道,我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虽然在咱们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