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望黄台上,说古论今(第1/4页)  碧血襄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锡风见张弘范身旁还跟着一人,生得浓眉大眼,方脸短须,阔口双颐,身型极雄壮,与自己仿佛年纪,正要询问,却听张弘范主动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堂弟张世杰。”

    “张世杰!”张锡风仿佛被一股电流击中,全身剧烈的晃动起来。

    张世杰、张弘范,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张锡风虽然也读过一些历史书,但都只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主导宋元双方最终决战的两个人,竟是手足近亲。

    张锡风掩饰住心中的极度震惊,颇有礼貌地向张弘范、张世杰两兄弟拱手施礼,自报家门:“在下亦姓张,双名锡风。”

    张弘范爽朗一笑:“这么巧,原来你也是咱老张家的人,这真是太好了!”

    张锡风身后的辛青梅淡淡一笑,走上前来,嗔道:“怎么?张大人只想跟自己本家的兄弟们聊天么。”

    张弘范见到辛青梅的笑语嫣然,那颗心仿佛被猫爪挠过,脸刷的红了,当即啊的一声,双手在自家白袍上搓来搓去。

    他本来是以能言善辩而著称的,此时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辛青梅看着张弘范这拘束的样子,嫣然一笑,俏声问道:“怎么?张大人不对我表示下欢迎我?”

    张弘范咧嘴一笑,喏喏连声,讪讪道:“怎么会呢!欢迎欢迎,欢迎辛姑娘!”

    张弘范随行带了不少下人和侍卫,几个下人在石桌上摆上酒菜和茶水,张弘范便盛邀大家入席,分宾主坐定。

    张弘范端着身前的茶杯,站起身来,略带有几分歉意,道:“下官正处丁忧期,只好以茶代酒,二位请自便。”

    张锡风心想:“原来他的父亲张柔刚刚去世,我倒是该说些什么应景的话呢?”

    当下赞道:“蔡国公不但用兵如神,屡立战功,还保护了不少前朝的贤达,收集整理了大量典籍,更兴修水利,替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对他老人家,锡风一向是高山仰止的。”

    其实他压根不认识张弘范的父亲蔡国公张柔,他和张柔一家,除了大家都姓张外,并无任何交集。此刻,他却凭借自己粗略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大言不惭的阐述起自己对这位人物的看法来。

    总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在历朝历代都是扑朔不变的至理。张锡风当着张弘范的面,只捡张柔的正面评价说,诸如什么保护人才,保存典籍,用兵如神之类。至于对张柔投靠蒙古,拥兵自重之类的恶评,全都埋藏在心底。

    张弘范见张锡风盛赞先父的功德,且说得头头是道,很是欣喜,越来越对他有亲近感。

    他突然觉得,这个与自己同姓的陌生年轻人真乃是自己的生平第一知己,说出了自己的不少心里话。

    于是问道:“弘范白天在街头目睹了贤弟的神技,真是大开了眼界。贤弟不唯武功高强,人品也颇贵重,何不报效咱们大蒙古的朝廷,替大汗效一份力?也可谋得一个荣华富贵!”

    张锡风正欲回答,却听辛青梅喝道:“喂!你这话问的真是稀奇古怪。他好端端的一个大宋子民,怎么会替你们这些鞑子卖命当汉奸!”

    听到辛青梅的这顿抢白,张弘范望着她,只是淡淡一笑,却一点不生气。旁边的张世杰却扯了扯堂兄的胳膊,似乎有话要说,见哥哥不回话,又强行忍住了。

    张锡风见场面有些尴尬,便端起酒杯打起了圆场:“地分南北,人分汉蒙,大家人各有志,弘范哥哥又何必强求呢?在下逍遥自在惯了,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张弘范叹了一声,道:“也是!贤弟有如云中之鹤,身旁又有四位如璧的美人相伴,当然是逍遥自在,快活无比。弘范虽贵为大朝世侯,却须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实是很难做人。”

    辛青梅睁大眼睛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