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险中求路(第1/2页)  绾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封隆见傅太师满面欢喜,就提醒傅太师,说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只是他和林漫的一个设想而已,要实施起来,只怕不易。

    当下,傅太师和于封隆c林漫三人进一步合计了傅太师这趟北行计划该如何实现。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太师和二殿下该如何摆脱主战派的监视和眼线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傅太师只要在雪国境内刚一露头,马上就会发生性命之危。

    北上滑国的这条路这么长,只要还没出到境外,傅太师的行踪就必须隐蔽着。一则是为了安全起见,二则,一旦被主战派发现傅太师没有南下回翼国,也没有停留在王都定足,而是转而向北了,那么,傅太师北上滑国,求滑国出兵援手的意图就很可能会被猜到。

    那时候,主战派一定会不惜代价,将傅太师和二殿下留在雪国,不许二人出境,或者,提前将北部边防重新布置巩固起来,不让滑国有可乘之机,那时候,滑国就算有心出兵,实行暗算,见到雪国壁垒坚固,也会心生怯意,未必还肯出兵了。

    这一点,于封隆建议,用那两个替身和那两车财物,将林家宅子周围那群虎视眈眈的主战派诱走,然后,傅太师和二殿下则趁机出发向北。

    对此建议,傅太师很有些犹豫,翼国和滑国并不接壤,两国之间隔了雪国,所以并未建立邦交关系,两家可以说毫无往来,也毫无交情。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傅太师就担心自己去了滑国之后,人生地不熟,若没了那两车财物,他两手空空,该如何说服滑国王上出兵呢?傅太师对此实在没有什么信心。

    于封隆见傅太师犹犹豫豫,始终放不下那两车财物,于是,替他着急道:“太师,你好糊涂,那些人之所以一直守在林家那座宅子周围不散,就是看到那两大车财物始终在里面没有出来过,他们算准了你此行来雪国谋事,总不会舍了这两车钱财的,所以才一直守在那里等你出现。别说你和二殿下本身就是两只肥羊了,即或没有你们,只那两车财物,也足以给你们招来杀身之祸了!为今之计,只有舍了这两车财物,你们才能安全出走。”

    傅太师见于封隆误会了他,遂解释道:“于大人,我不是舍不得那些物品,我只是担心,我两手空空去到滑国,用什么说服滑国王上出兵呢?”

    林漫说:“恐怕只能靠太师的三寸不烂之舌了。”

    傅太师闻言苦笑起来,为今之计,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傅太师和二殿下二人,如何从雪国定足去到滑国去?尤其是如何通过边境?

    雪国和滑国的边关,也像翼国北关一样,是禁止商旅通行的,边境线上也是到处是岗哨,还有巡骑不断巡逻,一旦发现可疑越境人员,立即会当做奸细拿下,甚而当场击杀。

    于封隆和傅太师又讨论了一会儿关于穿越偷渡边境的办法,于封隆提出他可以动用军队的关系,试一试。林漫一直在旁边听着,这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办法,林漫说:“不妨尝试一下向滑国国馆求助,那样,或许傅太师都不需要亲自前往滑国游说,通过滑国使臣就能达到目的。”

    滑国和雪国是互相派驻有国馆的,滑国驻定足的国馆,就在离于府不远的地方。林漫这个建议,得到了于封隆和傅太师的一致赞扬,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于封隆并向傅太师介绍了滑国使臣元炳坤,四十多岁,据说此人武将出身,一身硬气功练得颇有境界,是各国驻雪国使臣中较为特别的一位。

    不过,林漫提醒说,向滑国这位元炳坤使臣求助,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无法猜测出元炳坤使臣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如果他对傅太师的要求支持并且有兴趣,那还好说,可一旦元炳坤认为,滑国此时为翼国出兵并不合适,那么,元炳坤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