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海神波塞冬(第1/3页)  晚安列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波塞冬,希腊神话里的海王,以无上神力掌控大海。波塞冬,现代武器中的神嗣,以绝对毁灭威慑人间。人们冠以它最响亮的名号“最后一艘核潜艇。”

    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测试。同年年底,“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竣工。它艇长90米,排水量2800吨,当时的造价为5500万美元,最高航速25节,最大潜深150米。可以以最高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c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何燃料,以鱼雷导弹为武器,威力之大可敌战舰。第一艘核潜艇的问世拉开了海战新时代的序幕。世界各国争造,一时风头无两。

    185年之后——2139年4月17日,“最后一艘核潜艇”波塞冬号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建造完成,并于同年投入太平洋使用。它艇长660米,排水量近四万吨,造价达到天文数字的十九亿美元,最大航速220节,最大潜深4000米。并且突破了传统核潜艇的局限,改鱼雷导弹为核反应轰炸。不仅驱动力为核动力,毁灭力更甚核动力——一击便可灭国,连击足以丧洲。就是这样一艘庞然大物,环绕大洋洲连续航行三十三年,从未浮出过海面,如一位忠诚的武士默默守卫着澳洲联邦的安宁。

    波塞冬号无与伦比的强大使传统核潜艇的生产变得毫无意义。即使17亿年前史前最大的海生动物平滑侧齿龙复活,也不过它二十八个推进器之一大小。就算现代体型最大的海洋霸主蓝鲸游过,见到这艘庞然大物也得退避三舍。更遑论娇小的人造核潜艇,简直不配与它为敌。世界列国见识了波塞冬号的威严,自知无法对抗如此宏伟的巨兽,自此便对传统核潜艇的制造望而却步。“最后一艘核潜艇”因此得名。

    澳大利亚于2112年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效仿美国建立总统共和制政体。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于2172年正式升至世界强国天梯的顶端,位列第四。时至今日,第十五任总统上任——拜伦·梅杰尔。

    “黑川内武!你想连大洋洲一起端了吗!”梅杰尔大声斥责,恨不得以音浪击杀这个日本男人。

    另一头的黑川内武不以言语回应,只是默默地扭转了视听传播设备上的“视”开关,视野中可见的一切场景都传至堪培拉国防总部的屏幕上。也许是受到太阳之茧的压迫,也许是信号丢失在遥远的四千公里中,最终呈现在国防部大屏幕上的画面不很清晰,只有零散的白点。梅杰尔看着模糊的画面,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继续斥责道。

    “我不同意!绝不能启用波塞冬号!”

    黑川内武依旧不语,他不敢说任何多余的话。不是压迫于澳国总统的暴怒,而是臣服于太阳之茧的威严。他知道,解决视听传播设备不流畅的方法有一个,便是传输者以绝不间断的目光直视场景。他照做了,双眼化作一板朽木,两分钟内不眨一丝一毫。这个方法起了作用,随着他眼里的血丝渐浓,国防部大屏幕上的画面渐渐填充了起来。先于画面到达的却是深寒惊悸,莫名的惊悸自十五平方米的大屏幕中发散,直逼在座每一位的灵魂深处。那惊悸比烈日之光更加灼眼,导致一部分承受能力差的技术人员直接昏厥了过去。

    不多久,画面正式完成补全——非常清晰,却也非常模糊。大量白点覆盖在大屏幕上,不是因为成像问题,而是控制部场景本就如此。国防部里上千号人都好似直面太阳般将眼睛眯起一条缝,从眼缝中寻找黑川内武迫切启用波塞冬号的原因。也许他们该庆幸那视听传播设备无法传递热觉,否则整个国防部都会遭到太阳高温融化。模糊的画面中,天顶和地板都被高温熔成暗红色的铁水,不断滴落而下黏在赤红的膜翼上,那膜翼包裹成茧状,颤抖着,酝酿着,似乎即将破开了——破茧成蝶用在此处也许不太恰当,却已是人类字典里最贴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