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遍地鸡毛五(第2/7页)  那人那狗那炊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然忘记了平日里杏仔朝他猛劲儿灌输的聚财价值论调,晚饭的时辰,杏仔还嘲笑过他,说他净弄一些无用的东西,來无谓地消耗自己的青春和时光,钟儿不理睬他,觉得杏仔在社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上,跟自己有着难以趋同地裂变。

    振书的到來,出乎福生的意料。

    自从创建了神庙子后,俩人的关系并沒有因了共同创业的经历走到一起,而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越走越远,其中的原因,俩人都心知肚明,福生甘愿冒着跟木琴决战到底的无畏和固执,硬着头皮帮扶振书创立起了仙人庙这片基业,回过头來,他却发觉,当初的建庙想法跟现实有着太大差距,差距之一,就是自己历尽千辛万苦创立起的神庙子,并沒有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方净土,反而成了振书一家的私人领地,是替人家盖的家庙一般,差距之二,就是神庙的建立,并未给全村人带來多大福气,该发生的事体,照样在不停地发生,该过的日月,依旧在艰辛的劳动和艰涩的汗水里不紧不慢地度过着,他对神庙的功效渐渐产生了疑虑和困惑,随之,又对振书一家人当初的鼓动和承诺产生了深深地怀疑,但是,在人面场上,特别是在木琴等人面前,他始终绝口不提,其中的因由,只有他才深得其味了。

    正因为如此,俩人很少走动,即便是平日里碰了面,也是礼貌性地打声招呼,吃了喝了,你忙我忙,随即,便各自走开,很难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題,

    ------------

    振书前來,主要是找木琴和钟儿的,他下午才从山外赶回來,听说了凤儿和钟儿的來访,特别是听了金莲爆料的调查内幕,让振书看到了传言已久的道消息终于成了现实,并从中嗅到了一丝渴望已久的气味儿,他在家中呆不住了,积极主动地找上门來,力争尽早地促成这件关乎着自家未來发展的大事。

    福生放下手中活计,陪着振书喝茶抽烟,坐听着振书和钟儿之间的聊扯,慢慢地,福生也跟着高兴起來,高兴的原因是,身为长辈又自恃满腹学问的振书,对自家钟儿始终敬重有加,甚至到了恭敬拜服的地步,是钟儿的学识和见地征服了振书,或是振书把钟儿当作了李氏家族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性人物,顷刻间,才把这个自视清高的村里文化人,变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学生,福生觉出了钟儿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伟大之处來,一股莫名的骄傲和虚荣的冲动直顶他的脑门儿,顶得他心里乐开了花,他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了俩人谈话之中,还忘记前嫌地站在了振书一边,对一些谈话内容进行着力所能及地补充和指证,这样一來,仨人的谈话便显得顺畅而又愉快。

    振书告诉钟儿,若想全面细致地了解围绕着北山一带曾发生过的事体,就得亲自去现场考察一番,福生便在一旁极力怂恿钟儿明天就去爬北山,看看是不是确有其事,振书说,神庙由來已久,神灵也是自古有之,福生便立即搭腔道,我亲眼看着那块石碑是从山下的土坎上挖出來的,一点儿都沒错呢?这种一唱一和的谈话气氛,越发引得钟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仨人最后商定,明儿一大早就去爬北山,简直都已到了亟不可待的地步。

    木琴从厂子回來后,带着一身的疲惫与愁容,她愁苦,主要是为厂子的限期转型所累。

    南京总厂似乎加快了催促转型的节奏,一天之中竟然來了两次电话,追问转型的方案和措施,一次是总厂办公室打來的,催要转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一次是王工随后打來的,他通报了一个情况,就是大年三十那天他曾应诺的,要替杏花村分厂争取延缓转型的机会一事,王工说,藏总的态度十分坚决,已沒有了任何说转的可能,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因地制宜,紧锣密鼓地实施转型前的各项筹备工作,除此之外,已经沒有了第二条路可走,木琴连夜召集人马,商议对策,熬眼瞪皮地耗了大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