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师友论茶 二(第1/2页)  神州儿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说话间,有一人快步走来,道:“帮主,若离姐回来了。”姬无天大喜,忙穿好衣服,道:“快走!”

    兄妹二人分开一年,姬无天固然想念得很,姬若离却显得很平淡,只交谈了一阵,便前往林下居。

    林下居是姬若离的闺房,之所以名为林下,乃取《世说新语》中,对谢道韫“林下之风”的评价,一般是用来称赞有才华,有风度的奇女子。

    门上挂着牌匾,上书“竹苞松茂”四字,字迹清秀飘逸,是姬若离手书。这四字出自《诗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一般祝贺别人华屋落成,也比喻家门兴盛。

    走过一条石子径,两边种着翠竹,只是眼下是冬季,竹叶凋零。屋后是一座园林,园内假山怪石,清泉池沼,水榭亭台应有尽有,其中假山怪石均是造型奇特的,珍贵的太湖石。这是姬无天请了多名江南工匠施建而成,整座园林布局巧夺天工,不着一处人为痕迹,身处其中心旷神怡,比之江南园林有过之而无不及。

    进得屋来,房中布置仍和从前一样,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香炉内燃着海南沉香,窗台下的案几上,放着一把形式古朴的琴,床上挂着紫云锦帐,床前立着八扇山水屏风,屋子的西边,是姬若离平日看书写字所在,墙壁挂着几幅字画,房中各类器皿用具,也多是汝窑青瓷。

    房屋的布置不算华丽,整体却显得清雅。

    姬若离见了这等情形,不由得感触道:“原来一切都没变。”姬无天笑道:“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当然不会变。”姬若离轻叹道:“真的永远是我家吗?”姬无天道:“这一年你必然吃了不少苦,你先在屋里歇歇,晚上我会摆宴,替你接风洗尘。”

    姬若离微笑道:“谢谢哥哥。”姬无天温言道:“一家人,说什么谢!”这时,屋内走出一个十几岁的姑娘,目中含泪,拜在姬若离脚下,道:“姐,你总算回来啦,我好想你!”

    这个女子正是姬若离的侍女,凌,也是当日姬若离和萧雁群初遇时,陪在她身边的。

    姬若离不喜太多人伺候,因此身边只有这一个侍女。

    姬无天笑道:“凌,姐难得回来一次,你可得用点心,不然我可饶不了你!”凌擦擦眼泪,道:“帮主放心,凌晓得!”

    晚间,姬无天摆下“家宴”,替姬若离接风,兄妹二人一年不见,自有一番话说。

    次日,司马先生正在房中烹茶,鱼(司马先生身边的徒)垂手走了进来,道:“先生,若离姐来了。”

    司马先生道:“快请!”

    只听姬若离的声音在门外道:“有劳马了。”

    话音方落,姬若离的倩影便翩然而来。司马先生起身,略一欠身,道:“属下见过若离姐。”

    姬若离微笑道:“先生与我亦师亦友,何必拘此俗礼?”说着向桌上各类茶具看了一眼,道:“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先生好兴致!”司马先生道:“我这也是打发打发时间,请坐。”

    二人落座后,司马先生自一个白瓷罐中取出茶饼,在火炉上蒸烤,只听他道:“若离姐这一年可还辛苦?”姬若离道:“苦自然是苦些,可也苦中有乐。”司马先生道:“怎么说?”

    姬若离道:“见不同人,看不同景,闻不同事,岂非是一种乐趣?”司马先生微笑道:“不错,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不我欺。”片刻后,司马先生将茶饼碾碎,用罗筛轻轻筛动。

    姬若离目不转睛,看得颇有兴趣,道:“先生这茶饼来自何处?”司马先生道:“蒙顶。”姬若离拍手赞道:“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妙哉!”司马先生笑道:“好则好矣,却比不得龙凤团。”

    只见他将筛出的细末放入茶釜,点火煮茶。他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