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伐燕(第1/2页)  战国刺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尉太急了

    秦王知道,伐燕是既定方案之中,可既定时间表却不是这样。此时秦军伐魏,虽有成果,却也不得正果。

    是荆轲这人乱了国尉往常的沉稳,而对于伐魏一战,国尉也一直处于沉默,让战局得不到实质性的进展,这也让秦王暗自恼火。

    秦王有着自己的把握,三千先锋出兵燕国,还是太冒险。就在国尉点兵出发之时,他已出令伐魏大军,转战燕国。

    两军会和,渡过易水,大败燕、代联军。

    荆轲死讯早传来燕国,太子丹知战祸将临

    ,也积极备站,还联合了赵代王的军队。奈何他们才上阵,就收集到了风声,就连尉缭也来到了军中。

    秦国国尉本事,别人不知,太子丹怎能不知,就连赵国李牧那样的强将他都一样能解决。所以,未战先怯本就丧失了先机。

    更别说,秦军似乎不给喘息机会,大胜于易水,又对燕国首府蓟城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击,这哪里是他们可以抵挡。

    不稍时日,蓟城被破,燕王喜与太子丹只能率精兵退保辽东,怎料秦将李信还不肯放过,竟然率三千精骑紧追不舍。

    太子丹大怒,三千骑兵,也敢来追?

    如此也是欺人太甚,便在衍水摆兵布阵,欲与李信之兵决一死战。

    旗者,军中之魂也。

    国尉命令开战之时,必须先落燕帜,先去士气,在一鼓而上,全面歼灭。也就在此时,他令一手下前去会赵代王,传达军中之意。

    大体意思是,赵国已亡,幸得以拥代地为王,当自勉自知。如今却敢与燕国狼狈为奸,抵抗王者之师,是不是不想混了。

    赵代王怎能不知厉害,忙问来使处理办法。

    由赵代王出面,让燕国交出太子丹人头,则暂时可保安宁。

    暂时?

    听着这意思,赵代王犹豫,但使者却是黑着脸。

    代王知道,不管长久还是暂时,这都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随后便是应下。

    也就是在此时,李信率领军队几乎全歼燕国仅剩的主力,燕子丹再次逃回。然则,他从未想过一场灾难,还是降临了。

    燕王喜割下了他的人头,送来秦军,李信才悻悻作罢,摆军回蓟。

    燕都蓟城皇宫内,李信问国尉,“国尉公,小将有一事不明?”

    “但说无妨。”尉缭说。

    “此次大王能让大军伐燕,也是给足国尉情面,小将也得以有战功可显。”李信看了一脸冷峻的国尉,继续说道:“既然燕国此时已无实力,我们为何不一举拿下,此举一不误将军之愿,二又是奇功一件,何乐而不为呢?”

    “燕国已不足为虑也,我只是在意我的兄弟。”国尉感慨。

    “将军何来这一说。”李信说。

    “燕国朝堂,你看太子自安于宗庙,却陷他人于万劫不复,这是不义;而燕王喜,亦是为了皇室得以苟延残喘,却斩杀于自己儿子,这是不德。这不义不德的国家,能有什么让人担忧呢?战功对于缭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国尉公所言甚是。”李信见尉缭如此说,也不再多话。

    “对了,还请将军派人速将燕子丹人头送回,呈给秦王过目。时间过得好快,这一出门,又是一年了。”尉缭说。

    “将军不回朝?”李信问。

    “我不回去了,秦王为伐魏一事忧心已久,蓟城事完,你我便去魏国,定可再夺奇功。”尉缭说。

    “谢国尉公栽培。”听着这话,李信笑容大开,随后又说,“可是这蓟城还有什么事情让国尉忧心呢?”

    “荆轲,我很清楚他,他一颗侠心,厌恶官场丑恶,定然是不会主动去接近燕国太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