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网络文学第一人(第1/3页)  重生之文化商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求收藏,求书单!

    ……

    ……

    卢金波是一名网络写手。

    1996年底,华夏刚刚开通各地的信息港,一般的民众还不上网,但是上大四的卢金波在西安的钟楼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是网吧。

    97年毕业后,卢金波去了房地产公司,在单位无所事事的他,进入网络,然后发现了金镛客栈。

    于是卢金波以“李寻欢”为名活跃在金镛客栈,并尝试着写下《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

    他成了华夏互联网第一代网络写手,专攻爱情小说。

    卢金波和唐吉诃德没有见过面,没有说过话,可是在金镛客栈,两人却神交已久,是知己。

    天堑一般的地理位置在互联网上毫无意义,一群金镛客栈的写手为了心间的文学梦,相互交流、相互讨论。

    对于那个空白写的狗屁爱情小说,卢金波不屑一顾。

    卢金波觉得自己写的爱情小说不敢说出类拔萃,但在金镛客栈一众写手中却也是鹤立鸡群。

    直到他看到唐吉诃德的这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卢金波是一口气读完《那些年》的。

    他看故事喜欢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如果断断续续的连载,他一般是不会看的,因为那会影响故事的流畅性。

    读完《那些年》之后,卢金波沉默了。

    他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任由尼古丁的味道在胸腔中翻涌,刺激,乃至整颗心都被一种酸涩包裹。

    他想到了当初喜欢的那个女孩。

    她,还好么……

    呼了口气,卢金波的眼神重新变得清明,成年人的世界也许没有那么多的伤春悲秋,但却无疑有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

    他开始敲打键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书写的很流畅,一口气读完,是那么的真实感人,毫不做作。

    也正是因为这份单纯的普通,才让人倍感亲切。

    我们年少时也是一样,总会倾向于喜欢班上那个长相秀气成绩又好的姑娘,然而往往都同样地无疾而终。

    小说里的每个片段都能让人想起属于自己的那份回忆,上课,考试,递纸条,窃窃私语,年少时的轻狂张扬,得知成绩时的喜悦,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像极了自己的昨天。

    唐吉诃德把我都带回了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少,即使当时是苦涩难过,但是现在回味起来都不会有一丝后悔。

    而小说不再是小说,而是一部好看的真实记录。

    我以为我会哭,然而其实并没有,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彻底打动我。

    “我就是幼稚,才会追你這么久。”

    我想每一个男孩子在读书的年纪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沈佳宜”,她气质好学习好长相好性格好,追她的人还一抓一大把。

    而那时的自己要么胆小畏惧的只敢偷偷喜欢,要么就是幼稚无比的使劲在对方身上作怪。

    我记得那时的我在学习成绩上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课间的我却各种调皮捣蛋。会故意在她面前和同学打闹,会从树上捉了知了拿出来吓她,也会趁她从讲台上下来回座位时伸脚拌她。

    从我第一次见到她一直到今天,都过了十个年头了,好夸张的十年,虽然我并没有像柯景腾一般恋着那么久,但有一点苦楚是相同的——至今,我都没有牵过她的手。

    而她的男朋友还是那个从初中就在一起的我的同班同学。

    在此,我祝福他们。

    “而我的世界不过就是你的心。”

    年少时,我们喜欢的那个他(她)或许在潜移默化中就被我们当成了世界的中心,所有的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