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量子化(第1/3页)  贝克街的小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卢瑟福此人不是默西亚本土出身,而是在殖民地出生的。他的父母只是手工艺人,赚不来多少钱,但是依旧咬牙为他进行了血祭仪式,让他读了大学。

    在大学中他展现出了不一般的天才,不过四年的时间,就拿到了三个学位,然后直接被汤姆森先生相中,来到了默西亚,成为了他的研究生。从穷苦家庭的孩子一跃进入了顶尖魔法师的圈子,成为了实打实的上层阶级人士。

    现在的卢瑟福先生,已经是默西亚最强的魔法师之一,号称“鳄神”。

    这还是因为他的一个奇怪爱好,由于从最底层一步步爬到顶尖魔法师这段艰苦求学的经历,培养了卢瑟福一种认准了目标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因此后来学生为他起了一个外号——鳄鱼,并把鳄鱼徽章装饰在他的实验室门口。因为鳄鱼从不回头,他张开吞食一切的大口,不断前进。

    扯远了,这里说说他的一个经典实验。

    就在1911年,景原还在诸夏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相当成功的实验——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阿尔法粒子是一种带两个正电荷的重粒子,铀c镭等元素衰变时会放出这样的粒子,但是由于穿透性实在是差得吓人,因此一直不知道能拿来干什么,直到卢瑟福将它们做成辐射源做实验,阿尔法粒子才真正地展现出了它的价值。

    实验很简单,找一张非常薄的金箔,背面放一个感光板,然后用阿尔法粒子轰击,如果汤姆森先生的模型正确的话,入射粒子应该拥有接近的折射角。

    但是实验结果,却是只有一部分的粒子发生了偏折,大部分的粒子的运动路径压根没变。但是折射的那些粒子中,有些折射的角度,有些折射的角度大,有些甚至发生了九十度的折射,还有一部分的粒子干脆失踪了,直到他们在侧面的感光板上被找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两件事情,一,原子内部非常空旷,大多数的“地方”压根就什么都没有。二,原子内部一定有一个非常的东西,那里集中了原子绝大多数的质量和所有的正电荷,因此它可以“弹开”阿尔法粒子,甚至将阿尔法粒子反射回去。

    因此新的模型诞生了,也就是卢瑟福行星模型。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转,就像行星围绕着恒星运转一样。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众所周知,物质是会发出热辐射的。

    而热辐射的来源,正是电子。如果电子不断地辐射出热量,那么支撑着电子运转的能量也会随着热辐射不断降低,然后——电子就摔进了原子核里,当场完蛋。

    换句话说,如果行星模型正确的话,全世界早不知道多少年就不存在了。

    这是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汤姆森先生的“葡萄饼干”模型错误,卢瑟福的行星模型也错误,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推出正确的模型?

    这个问题困扰了物理学界两年多的时间,然后,尼尔斯·玻尔出现了。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也是卢瑟福的弟子,比景原大了十岁左右,但是现在已经是名闻天下的大魔法师了。

    因为他提出的新模型,一个看起来离经叛道,但是却得到了实验证实的,几乎让人无法反驳的完美模型。

    他从最简单的氢原子出发,首先假定卢瑟福先生的理论反映了一部分的现实,也就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那部分。接着假设此状态下,原子结构稳定,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接着,由于外在能量出现,氢原子吸收该部分能量,电子跃迁——不是提升轨道,而是像跳远一样,直接从稳定态轨道“跳跃”到一个不稳定的激发态轨道上。这不是一个连续过程,而是一个跳跃的过程,同时此过程只能吸收一定量的能量。

    最后,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