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求学证道(下)(第1/2页)  穿越糟心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筱美见方孝德跪拜在地,向陆羽稽首,以为儿子又在胡闹羞辱这儒生。这等大儒在士人间影响巨大,处理不慎便将遭到天下士子唾骂,陷陆家于不义的危险境地。

    “羽儿,不许胡闹!方先生乃当世大儒,当礼敬先生,怎能如此羞辱先生!郑掌柜,快快将方先生扶起。”陆筱美着急地说道。

    “方先生请起,请先生念在羽儿年幼无知,莫与他计较,羽儿有什么不是,筱兰带侄儿向先生陪罪。望先生摈弃前嫌到凤仪府上做客,陆家上下必定扫榻相迎。”

    方孝德见陆羽家人误会,若是陆羽被罚,自己拜师之事必定告吹,急忙开口解释道。

    “几位大人误会陆先生了,孝德拜服先生高才,自愿拜先生为师,非先生胁迫孝德,求几位大人为孝德说情,请先生收孝德为徒!孝德终身感念各位大人恩德!”

    方孝德诚恳地说道,说完又伏地再拜。

    奶奶几人听闻方孝德所说,也被事情真实情况震撼得无以复加,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奶奶也在场,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便缓缓开口解围道:“方先生,羽儿或有些新奇想法,当不得先生如此推崇,不如先生随我等回凤仪府,再好生商议此事,可好?”

    “孝德兄,你我投缘,不如在我家盘亘数日,也便你我畅谈大论一番。”

    陆羽听懂奶奶的想法,意图拖延此事,先带方孝德离开书堂,免得外人不明事情真相,胡乱言语引些事端。

    “谨遵先生之意。”方孝德恭敬地回道。

    见众人来到,又劝说方孝德去凤仪府。陆羽总算松了口气,与这些书生交流很是费神,‘之乎者也’的话说三分,猜三分,悟三分,还有一分留有余地,从不将话说死。这些书生甚至朝中大员说话时慢条斯理,条条道来故作高深,时日一长便已习惯如此行事,使得民间百姓敬若神明,又畏其气势。

    陆筱美在前带路,方孝德由陆锦仪和陆筱兰陪同,几人回到凤仪府中。府中下人听闻西北大儒方孝德来到凤仪府做客,惊喜万分,纷纷挤到百川阁外,期盼一睹方先生风采。这儒生的名气可算得上古代的当红明星,有过之而无不急。陆羽有些吃味于方孝德的名气,他自己的名声也在雍州如雷贯耳,却没有这书生这般受人追捧。

    百川阁正厅中宾客落座后,萍儿、秀儿在旁伺候,给各人添置茶水,端上来些茶点供方孝德品茗。

    “求三位大人为孝德说情,恳请陆先生收孝德为徒,孝德愿终身追随先生左右。”方孝德再次拜倒在地,稽首道。

    “方先生,拜师之事稍缓再议。羽儿虽然聪慧,然先生与羽儿方才接触不过半日光景,仅凭他这个幼童几句话语,便要拜其为师,先生决断是否过于草率?还望先生三思。羽儿与先生投缘,先生可随时到凤仪府来与羽儿研习学问,我凤仪府上下随时恭候先生大驾。”陆锦仪道。

    “陆大人,闻道不分老幼,达者为先。今日陆先生之所述,孝德闻所未闻,然细思之下又震人心魂,醍醐灌顶,孝德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对陆先生之学识拜服不已,孝德心诚拜师,望陆大人成全,望先生收留。”

    “以方先生之大名拜羽儿这个尚未及冠之少年为师,必将为其平添些许非议。古人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非我等嫌弃先生,实是羽儿年幼,得的先生拜师之风头于羽儿不利,望先生谅解。如先生不弃,不如就在凤仪府住下,便于先生与羽儿交流。虽无师徒之名,却可行师徒之实,如此可好?”

    “陆大人所言实是孝德思虑不周,请大人不需见外,叫我孝德便可,如此,请陆先生容孝德在白鹿书堂常住,观先生之言行以正孝德之身,孝德拜谢!”

    “既然孝德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