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君子沮授(第1/2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颜良刚刚从文丑营中出来,回到自己新扎下的大营歇息,中军就遣使来通知,袁大将军在大帐设晚宴为白马之胜庆功,要颜良前去参加。

    颜良连忙把刚刚解下的绷带又无奈地缠回了身上,感叹了一句:“这怂还得继续装啊!”

    当颜良来到袁大将军的大帐时,发现大帐中一如既往地热闹,若是把军帐换成了堂屋,怕是都会让人忘记这是在战场前线。

    宴会还没开始,正主袁绍自然也还没登场,提前到场的大都是一些袁绍集团中的二流人物。

    不过,能够跟随袁绍南下挣“军功”的大都算是能入袁大将军法眼的,真正不受待见的还挨不到这等“美差”。

    在场的无论是文臣武将俱都成群地窃窃私语,帐中的气氛很是融洽,见到颜良进来,纷纷起身和他打招呼。

    若是按着之前颜良的脾性,对大多数不那么熟悉的人最多也就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但今天颜良却一反常态对每个与他打招呼的人都微笑以对,碰上稍许熟悉的还会尬聊上一两句套套近乎。

    白马获胜的战报早就传到了此处,而今天上午颜良搞的那一出献俘仪式又十分招摇,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袁大将军可是当场勉励了颜良一番,故而大伙对颜良那是相当地热情,各种谀词不要钱似地吹起,吹得他仿佛再世白起,河北韩信一般。

    待到颜良终于摆脱了众人的纠缠,坐到给自己安排的座位上时,他甚至都感觉刚才是不是笑得太久,以至于苹果肌隐隐发酸。

    当然,帐中自然也有那些个不屑于凑到面前向颜良打招呼的人,这其中有一些身份较高,有一些与颜良过去就不对付,还有一些或许是与郭图相善,知道郭图正在大力攻讦颜良,不愿意此刻与颜良多接触。

    这些个不主动向颜良打招呼的人中,大多数人也只是小鱼小虾,颜良也不屑去理会,但有一个人却是颜良不得不重视的存在,那便是奋威将军沮授。

    沮授年近四旬,着装素来朴实无华,一个人静静坐在靠近主座的榻上,也不与旁人交谈,正持着一册书卷细读,仿佛帐中的喧闹纷扰与他毫无关联。

    说起来,沮授与颜良还算是同郡之人,沮授家在钜鹿郡南边的广平县,颜良则是钜鹿郡最北边的下曲阳县人。

    但之前颜良与沮授却并未因为份属同郡而关系密切,颜良的性格向来粗疏,与文臣们不怎么对付,反而和文丑这等军中鄙夫相处得融洽。

    面对沮授这个河北军中有名的智者,包括颜良、文丑等人在内的统兵武将们都对他十分崇敬。

    沮授的忠义大约是传自于他的从父沮俊,沮俊曾随当今天子西迁长安,任射身校尉,在天子东返的路途上因护卫天子抵御李傕郭汜而被创身死,被天子追赠为弘农太守。

    沮授自己的资历也足够老道,二十多岁出任州别驾,举茂才出身,任过两任县令,董卓之乱后被韩馥表为骑都尉,随后入了袁绍幕中被表为奋威将军,出任监军。

    在沮授的献策之下,袁绍军团从几郡之地成功打下了幽冀并青四州,其虽贵为监军,却只负责制定大致的方向,轻易不对统兵将校指手画脚。

    沮授更劝袁绍奉迎天子谋取大义名分,劝说袁绍不要分立诸子以免埋下日后的祸端,劝说袁绍对曹操使用疲敌战术,可惜这些计策全没有被采纳。

    如果袁绍听取了其中一条两条,这天下大势估计也就没老曹家什么事了。

    可惜,如果没有如果。

    若历史的车轮不改变走向,沮授会在官渡溃败时被曹军俘获,随后因为不肯降曹,密谋逃离而惨遭杀害。

    这样一个堪比良平的智者,最终竟步了亚父范增的后尘,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而此刻的沮授正处在最为尴尬的时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