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民办高校2(第1/3页)  实业之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8年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该算腾飞的。

    国家内部的民办高校就至那时起,疯狂的发育起来,有几十家发展到了几百家,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98年,清华北大每年的教育经费不超过5亿人民币,20年后,光是清华一年的经费就达到了200亿。

    当时的民办高校的教职工工资,最低的300元一月,最高的也就是2000多点。行业平均是12000的年薪!

    学校的固定资产就更离谱,一个招收人数在5000左右的学校,居然只有1400万的固定资产,很多的院系靠租房过日子,当时最大的民办大学,只有3000多平方的校舍!可见是何等的艰难。

    98年后,国家取消了统一分配,教育完全的产业化,我们现在不去说对错,估计再过20年,也不能够有准确的答案。

    98年开始的扩招,一下子就从200万左右的新生扩展到400多万,光是一个学生宿舍就得投入巨资。

    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发展,人民需要更高的教育,可是,国家穷!怎么办,权宜之计就是把教育产业化,收钱!让有钱的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个政策一出台,各大学校就开始了在互相攀比的路上竞争的过程,民办高校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学校也由完全的清水衙门变成了各自装b的艺术家,都在唱戏,各种的数据,各种的虚假都在20年里表露无遗。

    这么大一个国家,难免会出现长短不齐的状况,以至于,后人对教育产业化有很多的议论,即使这样,到了2018年,大学入学率也只能够保证百分之40的高中学生娃娃进入大学读书。

    作者认为,教育就是只吞金兽,要钱的,并且还是大钱,能够把一个大国的教育办到这样的程度,算是勉为其难了。

    …………

    李成侠在和钱司长通话半小时后回到了桌边,蔡国和柳明伟已经在谈论98年的世界杯了。

    看得出来,蔡国的这2亿美元的杀伤力还是巨大的,当时的汇率是一美元兑换8.7个人民币,这还是官方的价格,民间价已经是保持了几年的1:10。

    李成侠“哈哈,钱司长很高兴,说没有看错你,老蔡,你放心,你的问题其实已经在行业里存在了很久,这一次国家是准备把这些顾虑全部的解决掉,朱总理下了几次命令还发了火,没有人敢挡路!”

    “钱司挂的是副部的待遇,你的这个事情已经汇报到了最上级,三天后,你就按照你的想法说,除了特别奇怪的条件,都没有问题,这马上7月了,接下来高考,所以必须在这几天有结果,你是知道的,如果再推,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蔡国拿捏了一下“我不是很急,这个学校办不办还不是你李处的决定。你清楚就最好。”

    李成侠尴尬的笑了一下,柳明伟接过了话题

    “老蔡,2亿美元可是你说出来的,没有问题吧?这尼玛开不得玩笑的哈,我看你最好把钱放在账上,腰杆更硬!李成侠的工作也好做,这样里外不讨好,谁都难。”

    蔡国马上拿出了电话,拨通了路明

    “蔡总,他们到了吗?哦,应该是下午5点到,欧洲这里可以动用3亿左右,其他的都在押在了决赛上,嘿嘿,三倍的赔率呢……。”

    电话里路明一看蔡国就啰啰嗦嗦的讲了几分钟,把情况汇报了个底儿掉。

    “老路啊,我知道了,我这里两天内要准备2亿美元,有什么办法吗?”

    “老板,只有在港岛通过中国银行或者招商银行办理,没有问题,我马上去办,2亿美元是吧,明天早上我让招行的去找你,准备一张2亿美元的信用证。”……

    蔡国和路明的通话两位都听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