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月光(第1/3页)  重生纺织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魏开着普拉多在县河大堤缓速滑行。

    毕竟是新车,车况不熟,他还得熟悉熟悉,磨合磨合。

    90年代末,国人们尚未流行集体“徒步”运动,傍晚的河堤上,只有零零散散几对老少恋人。

    他驱车来到坝口,拧熄发动机,开着窗,让徐风穿窗而过,享受着大自然的野性。

    再过十年二十年,沿河两岸都会筑起一栋栋高楼。

    高楼阻挡了风的流向和视野,再难有这番景致。

    正要打开车门,下去溜达一圈。

    小姨打来电话,他关上车门,接通,“小姨!”

    “魏魏,你昨天是不是没有出补习班上课?”

    “您怎么知道?”

    “我和馨馨昨晚逛街,路过你们补习班,特意去看看,没看到你的人”

    “昨晚有点事”

    “离开学还有一个月时间,你再不迎头追赶,高三会越纳越远”夏兰噼里啪啦一通说教。

    “知道的,小姨!我今晚会去上课。对了”楚魏转移话题,“梦之香是不是明天要进行招聘?”

    “可不是明天么,按你的要求,在报纸上打了广告,今天跟公司接了一天询问电话,筛选了一部分简历,明天大概有50个面试者”

    “魏魏啊你是不是跟熊总说一声,让棉纺厂抽几个人,明天过来帮帮忙,姨妈一个人撑不住。”

    “小姨!梦之香往后和棉纺厂要彻底分开的,您从现在起就得适应这次招聘不就是给您请帮手吗?您看着合意的,生产管理方面,家纺设计方面,包括面料组和购销方面的人才,多多益善”

    夏兰打断他的话,“姨怕看不准,请错了人咋办?”

    楚魏笑了笑,“不是有两个月试用期吗,看错没关系,随时可以开了他。”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明天面试,我去帮您盯一盯。”

    “你也好,咦!你姨夫回家了,不跟你聊了,记得晚上去补习”

    楚魏还没来得及应答,夏兰那边已经挂了电话。

    一想到补习,楚魏有些抑制不住的烦躁。如果尊崇自己的内心,他压根不想补习读书。

    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或许更不想见到齐娟。

    点燃发动机,他猛踩着油门,飞一般驾驶在河堤上,五分钟后转上公路。

    昏黑的天空中,城区中心的霓虹灯在闪亮。

    在一家花店,买了几束康乃馨和白菊花。

    回到家中。

    一如既往的打扫父母的房间,换上鲜花,上香。

    默坐片刻。

    来到父亲的书房,找出一册“骆驼丛书”。丛书中收录了杨绛先生的一片《钱钟书与围城》。

    说它是书,其实只有一万多字,比起曾经有过和以后还会有的许多“专著”以及洋洋大观的“传记文学”或“文学传记”来,它实在是微不足道。

    坐在书房,他重温了一遍《记钱钟书与围城》。

    以杨先生的手笔,完全可以写得更加“优美动人”。

    但是,这篇文章不是传记。杨先生只用了两个小标题:“钱钟书写《围城》”c“写《围城》的钱钟书”,并以她写《干校六记》那种平淡清丽的文风,记叙了《围城》是如何被“捏造”出来的,以及“捏造”它的作者从小就具有怎样的“痴气”。

    与“想人非非”的写《围城》的夫婿相反,杨先生不容许自己想象,不作主观的“自我介入”。她“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纪实”。

    过了一世再来品读,楚魏得出和前世不一样的结论。

    钱先生也好,杨先生也罢,都是传记的反对者。对传记留下颇多的辛辣讽刺,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钱先生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