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草根与学院派(第1/2页)  重生之我真不是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文是京城晚报资深娱记,圈里的各种咖见的不少,也有关系不错的。

    他提出挖掘新人,正是综合了自己多年从业经验,深入分析国内经纪行业而摸索的方向。

    由于国情原因,国内经纪行业起步较晚,最早也就追溯到80年代帮助艺人走穴的“穴头”。

    这些穴头为艺人提供到全国各地演出的机会,从中抽取佣金,实际上就是初步形态的经纪。

    从那时开始,国内经纪行业就在政策的夹缝中缓慢发展。

    至晚到90年代初,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出现。

    从那时起,经过大约十年的野蛮生长,到世纪之交,经纪行业开始从穴头单打独斗的“家庭作坊式”“家长管理式”向公司化方向转型。

    例如已经一手带出楚琦楚潼兄弟、高风、代娆、百雪、李惠珍,后世还将成为艺人经纪行业教科书级人物的王晶花,此时便已经投入华宜兄弟怀抱。

    例如曾经经纪蒋文丽的常吉红,此时也已投入海闰的怀抱。

    还有1995年就成立容信达,以影视剧带动艺人经纪的李小宛。

    国内的这三大经纪人此时都转向公司化的怀抱,不单是因为经纪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更重要的还在于背靠影视公司,可以为经纪人带来更多发掘新人的机会。

    同时金牌经纪人的名头也为所在的影视公司带来良好口碑,并快速转化为看得见的利益。

    这其实是双赢的结果。

    沈文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这三位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触。

    他非常明白,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具有商业号召力的明星那里,艾佳公司是不用想和这三位巨头竞争经纪约的。

    而唯一能争的,其实也就在抢先挖掘新人上。

    恰恰挖掘新人正是经纪公司基业长青的最大法宝。

    咸鱼有着超前十八九年的经验和记忆,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正因如此,他才不吝对沈文的赞赏。

    这样的人才,是必须留住的,而且要争取永远留在身边。

    但是这样的人才肯定也是眼高于完之后,咸鱼先是点了点头,冲着他竖了一根大拇指,笑嘻嘻道:

    “沈老师果然是专业出身,分析得非常透彻,这个方向也非常符合咱们公司的现状。我看范总可以放心大胆地让你放手去干了!”

    沈文一听,自己这一露脸就被认可了,心里也是美滋滋地,连忙谦虚一番。

    咸鱼又勉励了一番,方收起笑容,说是请沈文指点,巴拉巴拉地把关于草根演员的看法这么一说。

    沈文不由得一愣,草根演员?

    不就是那些群演?

    这种人里面出人才?概率也太低了吧?

    这也不怪沈文犹豫,现在才是2001年,后世那些明星加工厂一般的选秀节目还没有出现,普通人要想出头,真是难上加难。

    想着要给老板留点面子,他才没开口反驳,毕竟这老板刚才也是同意了自己的看法的。

    咸鱼也不为己甚,反正话是说出来了,既然你不信,那就让时间来证明。

    当下又听秋雅聊了聊作者运营部的思路。

    秋雅这边思路就简单多了,老板喜欢网文和新概念那种类型的,她是知道的。

    于是她提出的思路便是一只眼盯紧新概念大赛里那些拔尖的作者,一只眼瞄着网文圈,等待着爆款作者的出现。

    一大摞资料摆在桌上,咸鱼简单翻了一下,基本上囊括了自己前世那些将会成名的作者们。

    心里有了底,便着实恭维了秋雅两句,宣布散会。

    这一场会整整开了一个小时,眼看天色不早,咸鱼便提出请大家吃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