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天,元宵节又悄悄来临。而此时的刘骜,完完全全就像个勤政爱民的皇帝,正看着奏章。
刘骜发现自己这个皇帝,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看着这一堆的奏章,自己头都大了。怪不得汉武帝、汉宣帝会设置中书令这样的官。
石显从中书令撤下之后,中书机构里面的人也都因为是石显的党羽,被撤掉了。所以刘骜总有看不完的奏章,有些根本就是芝麻大的事。
自刘骜处置石显后,石显带着极度抑郁的心情,踏上回故郡的路。不过他在路上,就一直郁郁寡欢,茶饭不思。他如今年纪也不小,也不知道是路上感染了风寒,还是怎么的,竟然死在了路上。
刘骜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尴尬。不过他也不需要别人去同情,他这一生也叱咤风云过,还后世留名,虽然是骂名。
想到这里,刘骜决定把这些奏章先丢一边去,自己不能天天对着这些东西。何况现在还是元宵节,该找点其他的乐子,万一哪天自己突然也挂了,可就白穿越一趟了。
刘骜选中班少使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她。刘骜已经看过了她的家世背景,基本确定她就是后世的才女班婕妤,也知道她现在住在扶荔宫。
自从她们进宫后,就有宦官在傍晚询问自己,是否需要侍寝,谁来侍寝等。刘骜当然还是只选许皇后了。张美人,自己是绝不会选的。
现在自己也晾了班少使几天,刘骜怕继续晾下去,自己就晾凉了,得要有点行动了。
不过刘骜现在并不打算直接去扶荔宫,而是让人给她传信,让她到天禄阁。在后世,才女也比较喜欢在图书馆发生点故事。
当然,刘骜也顺便去这天禄阁看看,自让刘向在这里校书,自己还没来过,还不知道他现在校的怎么样了。
这天禄阁离在未央宫前殿不远处,在对面就是石渠阁,也是用来藏书。宣帝时石渠阁会议确认了儒家五经的地位,从此这五经便成为官方教材,天下儒生也就开始学习这五经了。
刘骜带着甘松阳,来到这天禄阁,发现里面藏书大部分还是书简。整个石渠阁都堆满了这书简,刘骜也被这么多的书简给惊到了。这些书简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在民间收集,历经一百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数量。当年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参考了这里的书简。
里面的人发现刘骜来了,纷纷向刘骜行礼。刘向此时正在校对书简,听到了动静,也赶紧放下手中书简,前来行礼。
刘骜让他免礼,对他说道:“书校的如何?”
刘向答道:“这里书简繁多,且有不少残缺,校对难度较大。如今陛下推行简化字,故而进展更慢,臣惭愧,有负陛下所托。”
刘骜听刘向这么说,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说道:“刘大夫辛苦了,朕也知此非一日之功,你不必自责。”
刘向又道:“陛下,臣请多增几人,一起校书,否则仅凭臣一人,难将这些书简校完。”
这个请求是非常合理的,刘骜于是回道:“言之有理,你可有人选?”
刘向说道:“这些书可分为七略,分别为:辑略(总概要),六艺略(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论语等),诸子略(诸子百家),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医类、方术等)。每一略可由精通此类的人来校,速度会大增。臣可校六艺、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可校兵书,太史令尹咸可校数术,太医李柱国可校方技。”
刘骜一听这刘向能这么清楚的分类,还能做一个概要,也是佩服他能想的如此周全。当即道:“准奏。”接着又道:“六艺可由五经博士来校,你需校诸子及辑略。诗赋,朕会安排其他人来校。”
刘向见刘骜一下子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当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