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强之梦——读《重铸清华》有感(第2/2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患意识的乡绅决心开办西式学堂,教授计学(数学)。孙诒让写到,“光绪乙未,东事甫定,中国贤士大夫始衋然有国威未振之惧。”直到1895年,大清国的士大夫才被甲午年的惨败给敲醒,主动去看世界。但是已经很迟了,二十年办洋务,一朝全成土灰,日本的崛起不可遏制。校史中充斥着痛心与办教育的决心,一直影响着每一位热爱历史、热爱学校的校友。如果甲午年中国能赢,当如何?

    幸而中法战争如原历史展开,冯老将军八十岁上阵杀敌,中国赢了中法的战争,也没有输在谈判桌上。这样,甲午战争大概也能平平安安过来吧?

    我看过的小说,再没有一本像因顾惜朝这样刻画一个政治人物主动放弃权力后的落寞。明明是繁花似锦的宴会,有头有脸的诰命们都来恭维西太后,但是太后的心不在焉、内心的孤独寂寥,仿佛书中人谁也看不出来,连我们读者也说不清。她再想什么呢?是放弃权利后的百无聊赖吗?是担心光绪被腐儒教得不识世界局势、轻举妄动吗?是忧虑“天家无亲情”吗?是在思考中日局势的走向,想着让宣礼处布局东亚吗?或许都有。

    终究结束地太快。因为某些原因,让这个改变屈辱史的大梦落幕,让这部充满豪情的历史小说在1895年这里匆匆结束,留下许多遐想。上反清的读者也不一定真的是反清,他们只是不爽灿烂的中华文明因为满清入侵而渐渐落后于世界。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官场就渐渐腐败,再加上满清以少驭多,满汉隔绝,最终不得不大呼“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但是如果这一系列问题通过温和改革一一改变呢?腐败问题、八旗问题、满汉问题、洋务问题、宪政问题,如果一一妥善解决,恐怕上剩下的就只有无脑喷了(毕竟几千年的“损耗”、“漂没”的灰色合理收入在雍正年间被“损耗归公”和“养廉银”终结)。历史类小说的最终目的,都是改变屈辱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是慈禧》给出了一个清穿复兴的可能答案。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