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学习(第1/3页)  重生之一切为了宝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尹静经过层层选择,终于找到了自己现在能学的东西——钢琴、书法、国画、围棋。本来是想学古琴和琵琶的,但人家老师不收,说年龄太小没有一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累,学不出这里面的神蕴,叫过几年再去。本来尹静听了很不服气,就吧拉吧拉地冲那两位老师背了很多首唐诗宋词,结果却被教书法和国画的老师看中了,说先学了书法和国画,有了积累再去学古琴和琵琶,更能表达曲中所含的意境。至于围棋那是半卖半送,教书法和国画的陈老师说自己会一点围棋,教尹静还是没问题的,先看看有没有学棋的灵性,如果是块料子再帮她找个好老师。于是尹静就开始了青少年宫、陈老师家、自已家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周一、三、五的上午学书法,下午学围棋,二、四、六上午学国画,中午回家午休,下午自己在家练习并完成陈老师布置的功课,钢琴是周一到周六的晚上,只有星期日可以休息。要不是尹静是重生的,又有个可以做弊的随身空间,一般的小孩子早受不了了。

    陈老师叫陈仲明,有50多快60岁了,一头花白的头发看着比尹静的外婆老多了。陈老师原来是书香门第大家子弟,30年代初全家到了上海,因为时局动荡,一家子又到了南洋一带,住了没两年又去了美国,在那里落脚生根了。后来陈老师在美国看到很多留学生都回到祖国,投身革命抗击日本人,觉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顾家人反对回了国。当时正值国共和做抗击日寇,陈老师先是投身国民党,后来看gm党的行事和自己当初的理想差太远,就改投gc党。后来抗战胜利,经过了三年内战建立了新中国,像他这样有文有知识的年青干部本应该分个好部门,但他始终觉得国家要以教育为本,教书育人才是他最喜欢的。没想到后来遇上那场运动,一下子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加上又有海外关系更是罪加一等,陈老师的老伴也是当年一起回来的年青留学生,也被打倒了后来经受不住一系列折磨,生病去世了。儿子当时受了牵连下放到偏远农村,在农村里被查出出身不好,也是常常挨批斗,但是他非常坚强在那种环境下还不忘学习,78年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北大,再后来81年陈老师被平反,发还了现在住的这栋二层小楼,现在wh大学当教授。

    说起来也是巧,那天他到青少年宫只是应以前的老朋友邀请,参加一个坐谈会,碰到了以前的一个学生,那个学生正在青少年宫当老师。他和那个学生在青少年宫边转悠边聊天时,看见一很有灵气的小姑娘,在哪里不服气的猛背诗词,就站在那里听。听了半天那小姑娘吧啦吧啦背个没完,好像不让她学古琴和琵琶她就不停下来,他觉得这小姑娘小小年纪会这么多诗词,又这么倔就想逗逗她,于是就问她知道背的诗词是谁写的,什么意思?哪知道这小丫头一个不错的都说了出来,这对一个才4岁的孩子来说真是不简单,于是就起了心思想收做自己的小弟子,就这样尹静就成了他的关门小徒弟,还在外婆的坚持下正式磕了头敬了茶。

    有了这空间尹静觉得真是好用得不行,虽然学了这么多东西,但她大可以在中午回家时进到空间里去学习,这样平白的就比别人多一天,加上修炼后自己变态的学习能力,更是让教她老师直呼其聪明不凡。不过国画、书法要想学得好,最是讲求意境心境,这就要一定的积累才行。围棋却是要讲求布局的缜密,计算的精确,还要有一点点对围棋的灵气,可这三样尹静只有计算精确可行,其它二样统统没有,饶是尹静背了许多棋谱,也只被陈老师评了个毫无天分,用陈老师的话来说:以后最多只是个业余棋手罢了,还是不要将太多心思放在上面。只有钢琴老师最喜欢她,看着她一日千里的学习进度,恨不能把她留在自己家里好好培养,以期从自己手里培养出一个钢琴家。吼吼吼,说到钢琴尹静的眼睛就笑成一条缝,真是让她捡了个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