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香港商人二(第1/3页)  草花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司现在依旧是以建设为主题。很多工地都在零零散散的建设。有刚开工的,也有收尾的。

    好在现在不缺建筑物质,砖是自己生产的,装饰用瓷砖也是用自己的。虽然钢筋水泥用得多了,小兵也没在乎,反正都是让黄兴邦通过关系调拨过来的。

    现在钢筋和水泥还属于计划物质的范畴。为此也产生一个新生的职业--官倒。也成就一批靠批条而致富的官少。专门倒卖各种计划物质的批条。钢筋水泥可是热门货,拿到批条就能赚到钱。小兵打心眼里鄙视这种行为,拿着国家的财富给自己牟利,为此他特意叮嘱了自己的大舅千万不要打这方面的主意,更不能偷工减料。

    结果小兵的好心提醒换来是大舅一顿爆栗,他算是瞎操心了。

    公司在大年初六上班后,就一直满负荷的在运转。特别是砖厂和瓷厂都是三班倒,生产线一直没有停。

    砖厂一直是满足于本地市场,随着打黑行动的结束,强子顺利接手了大猫子留下的砖厂,整改了一下设备后,使得砖厂的日产砖量比年前又翻了一番,还供不应求。强子几次要增加制砖机的数量让小兵制止了。本地的土壤成分非常适合于瓷器加工,烧来当红砖有些浪费。

    砖厂在小兵规划里只是过渡型行业,到了年底,小兵准备把它关停,太污染环境了。

    瓷厂现在以建筑陶瓷为主,也偶尔烧制一批工艺陶瓷和生活用瓷。现在瓷厂一共有三个车间,近百名工人工作。第一车间是建筑用瓷生产线,全机械化。第二车间是工艺用瓷,纯手工。第三车间是生活用瓷,半机械化。

    工艺陶瓷是为了提高整个瓷厂的生产工艺而设立的,这是林厂长唯一的要求。小兵当时是带着迷信的色彩答应的。

    可不料在研究工艺陶瓷的时候,林厂长的一位弟子林旭,意外的发明了一种瓷器外表玻化的工艺,这种工艺很快就被用到了地砖的生产上,使得瓷厂生产出来的镜面地砖的光泽和抗污性都明显要高于市面上的台湾生产的产品。

    这一发现让小兵惊喜万分,对所有的瓷厂的工人提出了表扬和物质上的嘉奖。特别重奖了林旭五千人民币,提拔他做了副厂长。

    在与植物园的开展美景世界计划的同时,小兵也没有停止瓷厂的建设,他牺牲了砖厂一个月的时间,把一半人全调往瓷厂,完成了瓷厂二期的三座大型干窑的建设工作。同时放弃了小规格的瓷砖生产,组织精干的人员专门对六十厘米以上大规格的地砖,墙面砖,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与突破。现在瓷厂已具有生产八十厘米的镜面地砖的生产能力,只是这种地砖的生产损耗很大,国内市场还没有兴起,所以一直产量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瓷厂的干窑是设计院几位高工按照国际先进的排污技术改进设计后才上的,采用的是煤电混合的干窑模式,其中电力占60%,有效的控制了排放量,而用煤时的烟道没有采取直排的方式,经过了防尘处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达到并超过国际上最小排放标准。

    这样虽然成本上去了不少,但小兵还是非常高兴,毕竟这里山山水水都是自己的家园,污染了可不行。

    最令人敬佩的是,建设成本中最大的一头是设计费,可设计院的那几位老教授说什么也不让小兵掏钱。说是他们还得感谢小兵给他们机会设计这样的厂房,为设计一座现代化工厂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小兵只能悻悻作罢,暗道:当个试验小白鼠也能省钱,值……

    强子在过年时期跑的市场,也开始有了成效。有隔壁几个省有商人来采购订货,就连广州,深圳,上海这些大城市也陆陆续续有人登门洽谈业务。

    发往几个城市的产品也跟着有了反馈信息,除了价格有些贵外,质量方面都是一致叫好。

    对于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