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6章 建奴‘考察团’(第2/3页)  斩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太吉长这么大,从来没被如此羞辱过,羞辱他的还是个半大小子。这要是在沈阳,这种汉奴连正眼都不敢看他。他明明吹口气就能把这小子给灭杀,却还是只能强忍着扭头离开。

    随行侍从上前几步,低声询问要不要待会把这不长眼的小子杀了。可黄太吉却摇摇头,阴着脸沿着道路向前走。侍从只能扭头恶狠狠的瞪了桑来一眼,紧随而去。桑来被这伙凶人吓得不轻,却完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转了一圈,挠挠头还朝黄太吉的背影唾了口。

    双向车道上不时跑过运煤的马车,这都是唐山几个已经建好的小煤矿正在出产。天津方向人口越来越多,必须趁现在天气暖和时囤积足够的煤,避免冬天的寒冷。

    这些马车由双马拉动,在平坦的道路上跑的飞快。每一辆马车都是一点五吨的满载,这比过去两轮马车顶多三四百公斤的载重提升了数倍,运输效率大增,费用却降低。

    黄太吉原本还想坐车前进。但道路上的护路队立刻要他们离开路面,不许阻止货运马车的通行,说是什么‘交通管制’。黄太吉又只能让开站在路边,数了数一个时辰内道路上到底跑过多少车辆。最后确定半刻钟就跑过一辆运煤马车,整体运输量还是比较大的。

    “刘某记得之前报纸上说是半个时辰一辆的,现在竟然半刻钟一辆。不说运了多少煤,光是这马车就得一百多辆了。”刘福成细细一算,光这马车的费用就好几千两白银。“看‘革命军’这架势,以后马车只会更多,运的煤也更多。”

    “‘革命军’要这么多煤做什么?”黄太吉又是不解。他看向谷元纬试图寻求答案。可谷元纬也不知,只能猜测道:“大概是为了过冬吧。”

    “没错,就是为了过冬。”刘福成说道:“现在天津建的房子都比过去特别。墙很厚,中间还砌成空心的,据说这样保暖。可一栋屋子用的砖石就比过去多数倍。新建的房子至少两层,三层的也很多。部都带暖炕可以烧火的。这烧的就是煤。”

    黄太吉虽然不知道明末是小冰河期,可他却知道冬天会冻死大量体弱的奴仆。也正因为底层奴仆成了消耗品,所以女真人必须不停的获取新的健壮奴仆,必须不停的四处劫掠。也正因为如此,建奴很难培养出大量技术熟练的奴仆。

    奴隶制社会是真正吃人的社会。

    简简单单就一个保暖的事,就看出‘革命军’对底层很是照顾。若只为少部分贵族服务,压根不需要这么多煤。黄太吉对此倒是点点头,说道:“抚顺也有煤,等我回去便命人多多开采,让那些奴才日子好过些。”

    黄太吉说的简单,可谷元纬却欲言又止。他注意到刚刚那些民工用的工具都非常精良,铲子,锄头,铁锹,撬棍之类部都是金属的。相比之下女真人的奴仆大多还在用木制工具,效率天差地别——用木制工具挖煤,到底是让奴才日子好过还是难过?这就不好说了。

    再加上挖煤是重体力劳动,要给奴隶吃饱吃好才行,否则又是大批量的死人。女真人有没有如此善心不好说,光是这份管理能力就是挑战——这些问题,谷元纬都不好当面说。

    由于道路封闭,‘天唐木轨’禁止外人通行。黄太吉这个‘考察团’只能走小路,从沿途大量村庄城镇缓缓前进,三四天的时间也没走多远。不过这样慢慢走,黄太吉还是发现奇异之处。

    由于大量施工人员需要吃喝拉撒,大米小麦之类的主粮可以从后方运,蔬菜鱼肉往往就地采购。看过工地民工的伙食,黄太吉等人都惊呼不敢相信——别说女真人喂奴仆了,就是汉家地主养长工也顶多米饭吃饱,荤腥是极少见的。

    农户人家往往会在家里备上一小罐猪油,遇到农时要犁地插秧收割等重活时才拌饭吃,以此保证体力,否则真的会累死。可‘革命军’的工地伙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