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新皇(第1/4页)  斗破苍穹之魂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漫天的雪花遮住了钟鼓城楼,悠扬的钟声还在风中绵延。

    第五响余音未散,丹凤五门却在一瞬间一齐隆隆洞开,恭候在外的文武百官顿时如潮水般从左右四门汹涌而入,直冲宣政殿朝会。由华美玉石铺就的中央御道在晦暗的辰光下晶莹闪烁,道路两侧军旗猎猎,长戟森森,不时有掠过的大臣朝巍峨的中门匆匆一瞥,目露惊疑。此刻,高达九丈的巨大门洞就像一张深邃的巨口,呜呜呼啸着吞吐出慑人的寒芒,令人不由得胆战心惊。

    在场的众人都心中明白,眼前的隆重景象在秦国庞杂繁琐的宫廷礼制之中,无疑是属于最高规格的迎送仪仗——凤门齐开,帝君还朝,诸侯百官共迎。

    然而,自先皇崩逝以降,帝位空悬,太上皇久居幕后总领国政,迟迟未曾另立新君,也常因此而引来朝野非议,流言四起;近日更是连其自身也因雷族之事称病不出,日常朝政皆由裴相代领。

    当此之时,又何来帝君供百官相迎?

    “纲常沦丧,法礼尽失,太上皇究竟意欲何为?”谏议大夫薛从礼忽地在人潮中驻足挺立,望着前方的怪诞景象冷哼一声,摇头感慨。

    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十步之内的众人身躯一震,面色变幻间纷纷加紧脚步远离是非。

    须发皆白的薛从礼冷冷注视着远远绕开的一众同僚,浑浊的双目中倏然迸发出一丝悲怆与愤怒,“满朝文武,竟都是些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

    素来秉性刚烈、恪守礼法的他也曾数次力谏朝廷早日立储以安天下;适逢天降大灾,加之关外战事延绵不绝,颓势日显,当此内外交困之际,不由得让他在心中呐喊:国怎可一日无君?神罚来得何其快也!眼见这大内皇城礼崩乐坏,竟无人敢随他一同慷慨陈词,匡扶秩序,这大秦又岂能不危?

    风雪渐大,好似锋锐的刀刃呜呜地刮在脸上,冰凉彻骨。恍惚中,似有人在身后低低唤他,“薛大人……薛大人?”

    薛从礼僵硬的身躯顿时一震,这个时候,竟还有人愿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与他有染?

    他回身眯起凹陷的双目迎风望去,不由得惊呼出声:“燕王殿下?”

    “多年未见,薛大人竟还是这般铁骨铮铮,着实令本王佩服。”来人拱手微笑,言语间不吝赞赏之意。

    “殿下谬赞了,老夫不过是职责所在。”薛从礼躬身回礼,话音一顿,迟疑地问道:“殿下为何不在北地镇守,却是赶在此刻秘密回京?”

    燕王缓缓敛去笑容,举目望向苍莽的北方,黝黑的面容一时间阴沉如水,“薛大人有所不知……兹事体大,一会儿本王自会在殿上奏明缘由。”

    薛从礼望着眼前风尘仆仆、面露疲惫的中年男子,凌厉的目光不由得缓和几分,“殿下卫国戍边,着实辛苦。如今帝位空悬,国事艰难,还需仰仗殿下与诸位将军多多费心了。”

    燕王微微一笑,拱手言道:“薛大人言重了,本王自当竭尽所能,为朝廷分忧,况且……”

    男子看了眼前方旌旗猎猎、五门齐开的中央御道,接着说道:“恐怕大人所求之事,不日便可得偿所愿了。”

    “你说什么?”薛从礼愕然失声,一瞬不瞬地盯着身前忽然变得高深莫测的燕王,似要从他脸上的每一道细纹中抠索出暗藏的玄机。

    未曾走远的群臣纷纷气息一滞,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骤然自苍穹按下,结合今日眼前的异象,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众人心头悄然萌生,随即更是不可抑制地肆意疯长,让所有人都悚然一惊。

    正当诡异的沉默笼罩了丹凤门时,巍峨的城楼上忽然再度传来低沉而浑厚的声音,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地抬头望去,茫茫风雪中只依稀看出一些棱角分明的轮廓,没有人知道是谁敲响了金钟,便这般任凭它一声又一声,又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