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八章 虞瓒矛盾(第1/3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说起这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那可深了。/p>

    /p>

    先,公孙瓒并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军阀,至少在名义上,他算是刘虞的手下。刘虞是幽州牧,掌管整个幽州的所有军政大权,而公孙瓒只是个将军,按照朝廷的制度他应该无条件服从刘虞的直接指挥。/p>

    /p>

    然而公孙瓒这个“手下”从来就没有听从刘虞的命令过。/p>

    /p>

    不听上级的命令也就罢了,还随意掠取幽州的资源,在幽州自由征兵、征粮,获取补给,从来不跟刘虞打招呼,完全把幽州当成自己地盘了。/p>

    /p>

    刘虞对公孙瓒可谓是又气又恨,但偏偏又奈何不得他。毕竟公孙瓒的部下是只听公孙瓒命令的,而幽州的其他部队又都不是公孙瓒军的对手。/p>

    /p>

    如果公孙瓒只是军事上不听调令,那还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幽州的内政事务上,公孙瓒也屡屡插手。/p>

    /p>

    这就不得不提到乌桓这个民族。/p>

    /p>

    乌桓,亦称乌丸。乌桓并非一个统一的势力,他们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自东汉初年以来,原本居于塞外的乌桓逐渐开始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汉朝廷专门设立护乌桓校尉一职来管辖他们,故而他们与匈奴一样,可以算是汉朝的藩属。/p>

    /p>

    由于文化、习俗等不同,他们在塞内与汉人杂居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在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演变成叛乱。比如之前中平年间张纯、张举叛乱时,乌桓人就参与到了其中。/p>

    /p>

    对于乌桓作乱一事,刘虞是有自己的处理方式的。他这个人对于异族并没有多少偏见,一向是平等相待,但凡涉及汉胡冲突时,他都是倾向于先查明矛盾产生的原因,然后和平解决的。/p>

    /p>

    这种方式看似不太可行,但历史的事实证明了刘虞他就是可以做到。/p>

    /p>

    刘虞这个人身为汉室宗亲,本来就在汉人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他这人又一向对异族比较友善,他是少数能够以平等姿态对待异族领的汉朝官员。在担任幽州牧期间,他积极开放同游牧民族的贸易,加深与异族领的联系,所以很受那些异族领的爱戴。/p>

    /p>

    可以说,他在汉胡双方都有着很高的威望。有他来居中主持调解,解决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很多。/p>

    /p>

    只要查明了原因,那么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刘虞绝不偏袒谁,公平公正,有理有据,令所有人都信服。/p>

    /p>

    而公孙瓒这个人则相反,这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一见异族就像见到仇人一般,毫无保留地痛恨胡人。/p>

    /p>

    一旦生汉胡矛盾,他才不去管真相如何,只认为直接杀了胡人就好。在他看来,只要灭了这帮乌桓狗,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p>

    /p>

    调查?调查个屁!/p>

    /p>

    你刘虞想去调查就去吧!我不拦着,我只按照我的方式去做,直接找到相关的乌桓部落,然后……/p>

    /p>

    屠了。/p>

    /p>

    这下可好了,当事人都被杀光了,刘虞手中的案子直接成了死案。/p>

    /p>

    刘虞平时为了结好胡人,会不定期赏赐给游牧民们一些礼品,虽然花费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