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刘辩之“死”(第1/3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骑射部队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既然存在,就是有他们存在的理由,这理由就是骚扰和诱敌的作用。

    正如之前所说的,骑射部队在风筝一支重甲部队时,即使把对手射成刺猬,也不能实质伤害到对手。但是如果把对方吸引到自己一方的埋伏圈里呢?自己的其他兵种就可以在埋伏圈里好好教对方做人!

    一旦配合其他兵种,那么骑射部队的价值又变得很大了。

    若是敌人比较穷,配备不齐那么多盔甲,那骑射部队的发挥空间更大了!

    不过赵二之所以没有反驳高顺,一方面是为了照顾高顺的情绪,别初次探讨就闹不愉快。另一方面也是高顺说得一个观点很有道理,那就是农耕民族训练骑射手是极为不合算的。赵二的打算是,冲击骑兵自己这边来训练,而骑射手们,大可以直接去草原上招募现成的嘛!他邹靖不就招募了三千鲜卑骑兵吗?

    历史上刘备担任平原相时,也特意招募了一批幽州乌丸杂胡骑。

    赵二连忙把高顺扶起来,正要任命他为骑兵总训练官时,高顺又提出了他对步兵的见解。

    原来高顺对步兵的看法,也同骑兵差不多,认为在盔甲质量上去后,步兵也应该以近战肉搏力量为主,远程投射力量为辅。原因还是在于铁质盔甲对于箭矢拥有良好的防护力。

    对于这一点,赵二更是有不同的看法了,因为虽然自己一方的盔甲装备率,虽然属于很不错的了,但是自己的敌人们可不这样。草原上的穷鬼们就不说了,其他诸侯的也同样没好哪去。

    弓弩的投射力量,对于他们这些敌人而言,仍然具有不小的杀伤力。

    而就算是面对装甲不错的对手,步弓手的弓箭也不是那软绵绵的骑弓能比的,近距离抵近射击,仍然可以穿透铁甲的!

    所以赵二对于这个问题,采取暂时回避的态度,对他道:“嗯……这个,贪多嚼不烂。咱们先把骑兵这块弄好了,再商量步兵的问题,如何?”

    高顺见他说的有道理,便也没多想什么,接受了赵二给他的骑兵总训练官的任命。为了训练时方便,赵二直接表举了高顺一个骑都尉的职位。

    关羽继续统领水军,他的官职仍旧是楼船都尉,只不过不再被限制于某一郡了,这一点同样上表言明,让朝廷那边登记一下。

    同时上表的还有表举刘备为齐国相,同时监管全青州的政务。张飞为步兵都尉,掌管陆军。武安国、太史慈为军司马。分别为张飞、关羽的副手。

    这一大串都写进表章里,发给雒阳。

    雒阳的董卓一看,这赵二什么意思?你任命就任命好了,还要老夫来批准,是向老夫示好么?

    哼,老夫才不稀罕。表举是吧?老夫要全给你否了!

    董卓刚要下笔,李儒赶紧扑上来阻止,把董卓撞了个跟头!

    董卓大怒道:“你干什么?”

    李儒连连赔罪,然后劝董卓答应赵二的表举,说这是确立朝廷威信的好机会。

    “主公,那赵二坐拥青州,麾下兵马钱粮无数,本来是没理由向您屈服的。他曾经与主公为敌,现在却又上表求主公同意他的表举,这是为何?那都是因为主公掌握着朝廷大义,占据着正统啊!他若不经过主公认可,擅自任命官职,则为叛逆也!故而不得不有求于主公。主公可立即批准其上表,这样一来,其他地方郡守刺史皆会效仿之,长久之下,主公您掌握朝政,就会渐渐被他们所认同了!”

    董卓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当即批准了赵二的表举。

    而后董卓又觉得既然对于赵二这种大患,都能通过行使朝廷权力来与之和好,再考虑到之前封袁绍官的先例,于是便决定将之前与他有怨的王匡、鲍信、张杨、孔融等人也相继封为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