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斯巴达(第1/3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是最近作战期间,鲍鸿自己的郡兵也损失了不少,需要补充新兵。鲍鸿想请赵二在帮张温练兵的同时,顺便帮他也训练一批——当然,鲍鸿同时也暗示:这批兵属于“自己人”,希望质量要比之前的兵高一些。

    这是合理要求,因为赵二的本职就是为扶风郡效力。替张温的朝廷大军练兵才是额外劳动。

    不过这却令赵二有些犯难。

    赵二去鲍鸿的军营参观了下,发现以鲍鸿现有的军队模式,很难做出什么改进。

    当然,像济南那样,废除无用训练项目的改进还是可以做的,但是对于一支随时准备与敌人作战的部队来说,那点改进并不够。赵二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才行。

    这里就要说一下大汉朝本身的军队编组,五人一伍、十人一什这个大家都清楚,不过那只是平时的编制划分。具体的作战队形又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的军队编队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纯队和花队。

    纯队的意思就是把单一兵种编为一队,然后上战场时,依靠指挥官的指挥,进行相应的兵种配合。比如先让纯弓手队伍去射击敌人,然后迅速退到后方,让纯长枪兵队伍上前去抵挡敌人骑兵。

    花队则相反,把多个兵种的士兵编为一个作战单位,这些人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配合,组成一个独立作战单元,可以直接应付各种状况。到了战场上,指挥官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挥,只需要把那些作战单元按照所需数量,直接派遣到各个位置即可。

    两种编组方式的优缺点也很明显:纯队好训练,但不好指挥。花队不好训练,但好指挥。

    赵二早先训练的简易版鸳鸯阵,就是花队。替张温训练的矛兵,就是纯队。

    而大汉官方的正规军,则大多是花队。而这个花队可比赵二的简易鸳鸯阵要花得多,里面弓、弩、刀、剑、牌、殳(一种可以当锤子用的矛,百度百科里老有智障把殳的图片放到槊的词条下)、矛、戈、戟什么都有,非常花哨。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淘汰掉了一部分已经彻底不合时宜的殳、戈等武器,但仍旧十分之“花”。

    而鲍鸿的部队,正是这种典型的大汉花队。

    这叫赵二怎么帮他改?给他练纯队吧,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偷懒。给他练花队,他的已经够花了,而且练花队极耗时间和精力。

    赵二想了三天(其实是拖延症犯了),最后终于想通了:管它呢!只要练出来的兵实际战力强就行,管它偷不偷懒,反正实战的机会有的是!

    既然已经没有了限制,那么练出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比较好呢?

    首先肯定是不能强过自己在济南练的那些部队。故而军规条例制度兵牌等等一系列的玩意继续剔除掉。

    然后……嗯……

    之前替张温练的炮灰矛,是一支防御性质的部队,那么这次就试着练一支攻击性质的部队吧!

    要想攻击力强,首选是骑兵……不过那个太耗资源,不考虑。

    弓弩手么……同样费时,不考虑。

    纯步卒……攻击力强……如果不能在物质上提升他们的攻击力的话,就只有在精神上提升他们的攻击性。

    要有气势,有尚武精神,有……

    有了!

    于是赵二灵机一动,给鲍鸿练了一大批斯巴达方阵。装束也是斯巴达化……当然,不是叫他们光膀子只穿内裤,那样的话,以西北的气候,还没到战场这帮人就会先冻死一批。

    到了夏天倒是可以这么玩。

    士兵穿浅色衣裤,腰间却围了一块鲜红的围裙以代替红裤衩。头上也裹红头巾,还插鸡毛,以代替斯巴达鸡冠盔。武器当然是大圆盾(把大方盾削去四个角)加短矛。这样远看之下,跟斯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