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64部分】(第1/5页)  红花满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否记得,隽隼丘老先生:

    【当地青少年活动场所。有给亲笔信,推荐朋友店铺。瞧瞧车厢,东西显少。如此过去…觉着不大好。当机立断,回去。闹市区尽可能速度】

    晚些时候,最后一站临转仓库:

    【汉子们张罗车马。码头办公房,赶紧安排饭食。女眷跟孩子吃饭。书建章和九方,之前山墙锅子。馄饨冷凝成一团,照样吃光。再叫开饭,直说饱了。跟一起安排货物,说说笑笑(山墙锅子:区域名,江岸大城)】

    黏土烧砖,瓦房到此地,表一段插话:

    【这里说的白面粉,为区别杂粮。先收获小麦,粗加工小麦颗粒。再经许多工序,深入细加工。按1920年的眼光,所能得到最好的面粉。譬如中餐大馆子,制作档次面食。譬如西餐,烤面包】

    各地风俗不同,譬如把白面粉放首位:

    【其余叫‘第几茬粉’。有些地方口语第1茬粉,或叫‘头磨粉’,就指白面粉。还有不以数字:白的、黑的、黄的、带麸子的,外来者多少糊涂。有更简单的:白面粉,直接叫‘好面’】

    还把白面粉,叫做‘洋面’:

    【并非偶然现象。为啥?惯性思维。认定只有外邦工厂,才会有外邦机器。所以‘洋’。其实呢,我们中国人投资办厂。收购我们中国人,种植的小麦。操控机器的,还是中国人】

    早在清德宗光绪4年,1878年:

    【华夏沿海,港口重地。中国人投资,机器面粉磨坊】

    1920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机器磨粉不是新闻。江岸大城,好多家规模面粉厂。中国企业家,实业兴邦】

    民间石磨,照样用:

    【经济相对缓慢地区,随处大小石磨、石碾子。即便江岸大城,很多家用石磨。朔氏货场有2个,1大1小。人手推】

    表过插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码头办公房。1920年,8月20日】

    炉有余火。封戍边亲自下厨:

    【炒8个鸡蛋。2位女眷连连致谢,个汉子倒不好意思。办公房有个木箱,满满都是鸡蛋。源头批发,大家吃。当时经济水平,绝对好生活。工友向来很自豪一点:我们公司吃饭好】

    2位女眷,2/3张就够:

    【买2张。炒鸡蛋一口没动,卷了饼裹几张土纸。装布口袋,给2位兄弟留着(2位兄弟;书建章,九方载文)】

    事儿不大,贵在情分:

    【办公房内,一众汉子都明白。不由默默点头】

    15点左右,全妥当:

    【可出发。从封戍边形成的规矩:极度反感鞭子抽马。他赶车,听不见噼噼啪。对马,完全当朋友】

    所谓单人骑马鞭,带柄的粗麻绳:

    【倒像给船上作缆绳。坐了聊天,书建章表达意见:城市里,没可能速度。最多走快些,马懂人心。要鞭干啥?马聪明呢,打仗驮个伤兵,自己能回营】

    闻听此言,宗骁卫很欣赏:

    【两兄弟聊一阵。男人之间,不用说透。惺惺相惜。抵债的3匹优等马,特意安排书建章几天。马匹,很懂分辨主人的水平。马跟人的感情,跟鞭子没丝毫关系】

    说到此间,表一段插话:

    【小毛驴都有脾气,所谓‘倔驴’。头先在诊所,那小驴可喜欢书建章,临走还给摇脑袋】

    书建章态度平和,直白那汉子:

    【兄弟,跟您商量…能不能,别弄个棒棒,动不动抽它。有灵性,前辈子是个人。不知啥道理,这辈子投个驴。跟它讲情分,干活没问题。您说呢…是不是(书建章讲国语,音比较生硬。会用儿化韵,譬如跟类似口音的同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