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1部分】(第1/2页)  红花满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德宗光绪26年,1900年。中国南部沿海省份:

    【宗姓家族成员,生一男孩。取名:宗聚金】

    宗聚金的母亲,娘家姓施:

    【清德宗光绪34年,1908年。沿海百姓自发组建,同海盗血战】

    施姓、宗姓家族男丁,基本自幼习武:

    【2个家族男性,不论辈份…凡能提刀上阵的,统统参战。之后,各姓族人或留家乡,或去各处都有】

    1908年,宗聚金随父母、部分亲戚:

    【前往中部偏南,长江中游省份。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宗家经商很有信用,平易近人,当地大户】

    说到此间,表一段旧话:

    【清文宗咸丰年间,19世纪50年代。早期粗加工银元,也叫‘银饼’。商业往来流通,理论上每个硬币5钱银子。后来外邦银元传入我国,有个鹰图案,称‘鹰洋’】

    外邦人机器加工,鹰洋很均匀:

    【图案挺漂亮,每个7钱3分。若去哪里潇洒,口袋掏10个鹰洋,来一句:我结帐。放心,肯定满满一片恭维。红颜美眉最爱看,啥呀?自古美女爱大方,哪里都一样】

    清德宗光绪15年,1889年:

    【中国南部沿海省份,官府铸造银元。7钱3分每个硬币。不知为何,官府再下令改作7钱2分】

    7钱2分大硬币,9成足银:

    【上有龙形图案,民间也叫‘龙洋’。均匀齐整,看着就痛快,活儿漂亮。别看1个硬币,有购买力。找钱?铸小的】

    7钱2分的国产龙洋,或7钱3分的鹰洋:

    【在民间大规格。往下小规格,俗称‘银角子’】

    3钱6分每个大硬币,俗称5角:

    【含银比例86%。别看1个硬币,照样购买力】

    1钱4分4厘规格,俗称2角。还不够:

    【再铸7分2厘,俗称1角。再有3分6厘,俗称半角。此3种,含银80%】

    国家发行龙洋,花纹漂亮有场面:

    【那叫身份的象征。走亲戚串门,抓一把簇新龙洋出来。再跟一句:难得见面,馆子摆桌。放心,那威望‘嗖’地窜上高空】

    不论龙洋,鹰洋,哪怕过去粗加工银饼:

    【口袋揣2个,出门有底气。口袋揣10个,会误认自己很有钱。弄50个银元装布口袋,街上逛逛。麻烦了,为啥呢?入戏了。以为自己中国首富,出不来戏】

    不说笑话。绝对比例平头百姓:

    【没见过黄金大元宝。喜欢,朝思暮想!但是,只能想想。幻想一番,抓几个铜板买菜】

    不是谁都能见着银元宝,或银元:

    【许多清朝末年穷百姓,终其一生,最多瞧过大铜子儿,或干脆俗称‘文’】

    听着像笑话。国家流通货币:

    【会见不着?民间土话:形容某个家庭太穷。不是脱口秀,真实反映清朝末期】

    清德宗光绪之前:

    【各种因素,发行过若干纸币。寿命很短,老百姓不认。就相信银子,哪怕信任铜钱】

    清德宗光绪31年,1905年:

    【设立户部银行,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08年,改名‘大清银行’】

    清宣统3年,1911年:

    【准备发行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俗称‘大清龙钞’。已经有样钞,最终没发行。清朝结束,中华民国】

    民国初期,连年战争。金融市场十分混乱:

    【仅硬币种类、规格,就能开个小型展览】

    民国元年,1912年:

    【宗聚金12岁,全家经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