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14部分】(第2/3页)  红花满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汽车:

    【不算问题。到目的地,1所普通独立平房。跟高档没半点关系,老房子。有个老旧木头小楼梯,看着以为要散架,踩上去‘嘎吱’响,上梯敲门。前后左右华裔、亚洲裔街坊,还外邦人邻居。经济水平太一般,低收入聚集地】

    双方好一阵寒暄:

    【潮先生三儿子在家,一边打招呼,帮手搬运东西。潮家子,1937年,出生鹿杉国。1950年13岁,家里条件太艰难,辍学打工】

    家里陈设非常简陋,扯不上气派:

    【也没电视机,省钱过日子,也省电。唯一连接世界格局,就1台老款收音机。一切都很老旧,觉着应该统统更换,一带而过】

    也没冰箱,如此价位地段:

    【房东不肯提供额外家电,看人下菜碟。说白了,看着十分贫困户,怕被搬走卖掉。自己买更不舍得,直白些,东南亚老家怎麽过,还怎麽过。中心思想:吃饭,能省就省】

    潮先生身体不好,没办法工作:

    【全部生活压力,由3个孩子担负。妻子必须在家,料理所有家务,照看丈夫。从前居住地区还不错,潮先生那时上班。后来发生变故,看病、吃药、失业、搬家、卖汽车,天翻地覆】

    不得不长年卧床休息:

    【见客人来到,挣扎想要起身相迎,被一力阻拦。潮先生很不好意思,赶忙拿香烟来让,烟丝自卷的。顾我华赶忙掏火柴,给潮先生点上。事情不大,前辈很受用】

    对潮先生向来尊敬,顾我华、欧渔民尊称‘阿伯’:

    【尊称潮先生的妻子:‘伯娘’。若称‘伯母’,通常指朋友的母亲。若称‘伯娘’,指父亲兄长的妻子,辈分不一样,更亲近、更尊敬。中国方言极为繁琐,只能尽力还原】

    潮家伯娘忙前忙后,倒开水、切水果:

    【家里不喝茶,省钱。水果不新鲜,貌似不知哪里甩卖】

    顾我华起身相迎,十分低调:

    【没多废话,直接掏1卷现金,全部*5圆、*10圆面值】

    1950年情况不同,那时物价不需太大面值:

    【潮家伯娘脑子不大灵敏,出门买菜掏口袋,万一丢了呢?欧渔民考虑很周到】

    顾我华开口十分低调:

    【伯娘,我两兄弟每人一半。留作家用,不好客气】

    按1950年经济,潮家伯娘吓一大跳:

    【差点摔掉水果盘子。那叫好一番推让,潮家众人很不好意思,不知说甚麽。推让一番,话说一箩筐,只能收下。看看时辰,一力叮嘱吃饭,直说阿笋休息回来,阿田今日收工比较早】

    看看家徒四壁,2条汉子哪里肯留下吃饭:

    【再三谢过,一力表示:等阿笋、阿田回来,大家下饭馆,难得开心】

    潮家伯娘不敢再多说,除了送来礼品:

    【家里根本没像样食品。想到没冰箱,赶忙去厨房张罗,油煎虾、炖羊排。幸好冬季,能多放几天】

    顾我华、欧渔民提前商量,不留下吃晚饭:

    【知道潮家十分艰难,不想同胞伤面子】

    大家聊天,工夫不大:

    【阿笋休息回家,自己坐公交,再走一段路】

    大女儿潮小笋,1928年:

    【出生东南亚。给外邦人家做保姆,每2星期休息半天】

    虽然工作相同,条件跟素姐差太远:

    【完全不具可比性,天上地下,包括吃喝都很仔细。普通公寓,外邦女主人很年轻,也没结婚。讲话很有女主人风范,出手却很小气,没好的吃。女主人没汽车,都是外人接送】

    双方寒暄一阵,母亲赶紧拽女儿去厨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