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精卫衔微木(第1/3页)  九韶之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九笑道:“早上天气好,睡觉浪费,我去弄点早餐。”

    顾看着韶仪说道:“不管哪种祭祀手段,目的不过都是天、地、人、祖先的交流,最早是远古时期部落公共的活动,后来才沦为统治者的工具。”

    在各种文明的早期,充当祭司的人都只是交流的媒介,后来私有制出现,统治权和祭司权力发生矛盾,这时候统治者利用权力,让自己逐渐变成神的化身。

    说完就带韶仪走到楼下的地下室,韶仪看到隔壁有个玻璃屋,里面是个带投影布的放映室。

    靠墙的橱柜里放着各种耳朵特征大得明显的雕塑和画像,除了老子和佛像之外,韶仪认得的还有抱着竖琴的阿波罗,长着羊头吹排箫的潘神,还有那个耳垂长在上面的咕嘟客。

    韶仪知道世界上存在过很多美妙的声音和音乐,因为无法用乐谱记录,以至失传于世,但是眼睛看到的东西更是过眼云烟,如白驹过隙,古人纵有丹青之妙,也不能完全真实地记录美景,只能用文字和图画来写意。

    韶仪把感慨告诉顾,又接着说道:“西方那些油画好歹有写实的部分,人体漂漂亮亮的充满神气,中国那些山水画都是灰蒙蒙的,要是也有那么多色彩斑斓的记忆就好了。”

    顾接口说道:“刚才墙上的那些面具,包括秦始皇兵马俑,以前肯定也是彩色的,只是早已脱落了。所以那些夸张的傩戏面具,虽然造型离奇,反而和古人看到的差别不大。”

    韶仪看过小丑面具和这些傩戏面具的恐怖片,这些僵硬夸张的面具非常吓人,像是传说中那些又蠢又坏吃小孩的癫疯子,实在想不懂古人做这种东西什么意图。就问说如果是为了留住记忆,为什么不选一点正常好看的人类。

    顾笑道:“这些图腾有的表达祖先崇拜,有的器官崇拜,有的是天神崇拜,当然不能和普通人类长得一样。”

    还有很多是用来吓唬妖魔鬼怪的,就像抓鬼的钟馗很丑陋一样。外面挂的那些吓人的傩戏面具,最早源于黄帝驱傩的部落仪式,传说黄帝有个很丑却贤惠的老婆叫嫫母,被封为“方相氏”,这名字本身就是容貌吓人的意思,于是黄帝用她的相貌来吓走鬼怪。

    傩这个字本身又可能源自眼睛崇拜,也是凤凰崇拜,传闻最早制作面具举行仪式的是一个商朝的王子,是纪念父亲亡魂的仪式,面具让祭祀仪式的角色多起来,而且容易保存和流传,傩戏从黄河流域一直发展到长江流域,嫩江流域,带到韩国和日本。

    后来傩戏内容都有了更多娱乐性走向民间,和各地的风俗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地方傩戏,有上百种之多,后来傩戏在中原地区渐渐消失,只在西南地区还很繁盛,现在贵州一些地方仍然每年举行这样的活动。

    韶仪摸着手边潘神的雕塑羊角,说道:“你是说这种傩戏是眼睛神学和声音神学的集合了,这样确实可以把祖先的生活状态直观流传下来,不过看起来这几千年的隔阂不是一般的大。”

    顾秉三笑道:“远古人类是直接生活在自然中的,生物感官要比现代人发达,所以我们不能理解这些仪式,不过只要这种仪式的原理没怎么变的话,从这些戏里还能看到古人的那种原始的思维。”

    韶仪心里想姚广孝可不是原始的思维,那是多少年的运筹帷幄,苦心孤诣的等待,又经过腥风血雨才成就了这个人。

    韶仪转念说道:“按照原始思维方式,既然有仪式,就会有反过来的仪式,有诅咒就有反诅咒。您爷爷启动这种仪式,让咕嘟客攻击日本鬼子。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的反过来的仪式,把这个诅咒解除掉?”

    顾坐到沙发上,苦笑道:“仪式是有的,不过有时间限制,而且需要将那些出动的咕嘟客收回来。我想过其中的道理……这有点像庄子讲的一个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