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第1/2页)  颠覆晚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恐金碧涂未乾,死胡溅血川原丹。群儿拍手歌相和,此地宁容犬羊涴。”

    ——金朝营建新的首都中都大兴府,南宋诗人周麟之在国破家亡的痛苦之中发出了悲愤的诅咒,谁也不会想到这种诅咒会以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式实现

    派去昌平、良乡二县的信使回来了,两县果然没有回音,当地依旧坚信国家的防线坚如磐石,矾山县逃难的百姓也有一千多人表示想要回去。高俊不由得深深叹息一声,答应了这些人的请求。

    桑干河沿岸的船只已经被中都搜罗一空,全军只能徒步沿河岸前行,高俊本来打算花一百文钱雇两个向导,那个会多国语言的汪古人孛端察尔却站了出来。

    “老爷,带路这事交给小人吧。”

    “你知道路?”高俊有点惊讶。

    “小人常年走生意,居庸关、青白口、大口、紫荆关的路都熟悉,这段路我也走过,绝对不会带错路。”

    高俊点点头,叫孛端察尔到郭延嗣那里报道,全军行进速度快了不少,走过一道河谷,面前豁然开朗,平坦的土地上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都是刚刚收获的土地,不时经过的村庄炊烟袅袅,看上去十分祥和。

    “全军注意纪律,务必做到鸡犬不惊,各队队长派人去维持,犯错的老规矩。”高俊指的就是当初进矾山县前的约法三章。

    每经过一个村庄,男女老少们都跑到村口围观,激动中带有一点不安,尤其是看到矾山灾民的时候,声音一下子大了不少,有叹息,有愤怒,但也有不屑——人们总是对其他人的遭遇缺乏同理心。

    队伍继续前行,河对岸山上枫叶似火,还有点诗情画意的感觉。

    “对面风景真不错,那是什么山?”

    “那是西山,再往前是玉泉山。”蒲察阿虎常年居住在中都,自然非常熟悉。

    “玉泉山?”高俊小小的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离未来的市中心已经这么近了。

    “要是原来的时代,在这里应该能看见市区了吧?”何志也对高俊开玩笑。

    “市区?玉泉山已经在五环以内了。”高俊苦笑起来,不回到古代,还真不知道首都原来这么大,现在大家连中都城墙的影子都没看见呢。

    高俊记得中都的遗址是在老宣武区那里,确定了方位,步伐也不由得轻快起来。当天中午,高俊所部抵达中都城下。

    金中都大兴府,本来是大唐幽州城,是唐朝镇守北方,威慑突厥、契丹的重镇,安禄山据此反唐,才有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后,幽州先后在在刘仁恭、李存勖、石敬瑭的统治之下,为了争取日渐强大的契丹支持,石敬瑭甘为“儿皇帝”,将幽州、云州为首的一十六州送给契丹,即为“燕云十六州”。

    成长期的契丹如获至宝,广阔富饶的燕云为契丹提供了不竭的粮食、财货和武器兵源,助推小契丹变成大辽国,因而辽朝将幽州设为南京析津府,将云州设为西京大同府,与另外三京合为辽朝的“五京”,成为辽的统治中心。

    北宋建立后始终未能夺回燕云,直到宣和年间,宋金联手灭辽,宋终于短暂的占据了析津府,并且更名为燕山府,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宋军表现低劣,被金军轻视,助推了金朝的侵略野心。

    1126年,金军大举南侵,占据了燕山府,更名为燕京析津府,作为金朝的“京”之一,并且在这里设立了“行台尚书省”,作为东北的女真贵族统治中原的代理机构。

    金熙宗、海陵王时期,女真贵族们终于意识到他们必须成为中国而不是女真国,随即就是海陵王轰轰烈烈的汉化运动,他将首都搬到燕京,并且更名为中都大兴府,确立了大兴在全国的特殊地位。

    海陵王在政变中被杀后,即位的新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