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新颜换(下)(第1/2页)  颠覆晚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志也一直微笑着没有说话,听到结论之后心里也松了口气,毕竟在后世的史学家那里,玻璃和颇黎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万一烧出来的玻璃没人认可就糟了。

    殷有贵的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买下这些颇黎器总共需要二百六十贯,这笔钱他自己是可以做主的,如果卖掉的话,起码获利八百贯,放到账本上也是一笔挺好看的生意,绝对不亏。

    “贤弟,为兄也难,这等器皿寻常人家怎么高攀得起?全大名府,能用颇黎酒杯的不过十家,剩下的东西就只能低价售卖,这珠宝不比寻常之物,价格下来了,便再无抬高的可能性。”

    殷有贵喟然叹息道:“前些年,本地有个罗姓商人,指天发下毒誓,说是自己售卖的珠宝若是降价,就是大家的孙子,结果因为账上入不敷出,只得贱卖,到现在还没翻过身来。”

    “你少蒙我。”何志也皮笑肉不笑:“以殷家的实力,难道这颇黎杯只能卖到大名府吗?贵号如果愿意,卖到南家皇帝的宫廷也不难吧?那时候又何谈降价出售呢?”

    何志也所说的全是实话,早在来大名府之前,他们就对冀州殷家有过了解,在十五年之前,殷家还只是冀州的一家普通商号,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殷家家主殷嶒仿佛像是开了天眼,从来没错过一个生意机会,又搭上了尚书省的关系,殷嶒死后,儿子殷有祯接手殷家的生意,依旧势头不减,现在已经是金朝最大的十几家商号之一。

    殷家的商号开满了金朝十九路,北到上京会宁府,南至两淮,西到西夏,东到高丽,皆有分号,这些颇黎器想要分销的话,随便送到哪个地方都能卖出天价。

    “最烦跟你们这些有底气的人说话。”殷有贵心里暗骂一句,随即换上了愉快的笑容:“你我一言为定,你这次带来的货我全都买了,剩下的货我付两成定金。”

    何志也摇摇头:“这次货我想用粮食结算。”

    殷有贵直接拒绝:按照此时山东、河北的粮价,全部货物可以折算六百石粟米,而这些粟米在北京、临潢一代的售价超过六百贯,粮食虽然售价并不算高,但是卖到中都以北各路也算利润丰厚,如果要用粮食结算的话,那么颇黎器售卖相当一部分的利润就被抵消了。

    何志也也寸步不让:颇黎利润更加丰厚,胜过粟米,而且几十件颇黎运输的的成本可比粟米低多了,这笔生意完全可以做。

    殷有贵没学过机会成本这种东西,但是商人的敏感让他逐渐意识到,如果何志也不让步的话,他所能采取的方案确实是何志也的方法最优,毕竟颇黎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再者,二百六十贯相对于商号一年的流水来说也不算高,哪怕舍弃一些蝇头小利,结交高俊、何志也也算是值得,除去失而复得的货物和颇黎器,殷有贵总觉得高俊也许还能给他第三个惊喜。

    尽管心里面还是想着把粟米和颇黎都卖到北方,但殷有贵最后只能妥协:“好,这一套茶具、十个酒杯共计二十六贯,加上订金,折合粟米……兄弟给贤弟一个整数,先给你三百石。”

    “那就多谢殷兄了。”眼看生意告成,何志也也换了个称呼。

    谈完了生意,少不得还得吃顿“便饭”,菜色相当不错,何志也还吃了一杯酒,下午和随从的军兵在馆驿安歇了,临近傍晚才出门采购。

    好不容易来一次大名府,当然不能只是谈生意,高俊给了何志也一份长长的采购清单,何志也自己也拟了一份,两者叠加起来,也够他忙的。

    厚黄纸、纸笔墨水好买,找木匠做几个“圆柱”、“圆锥”就麻烦的多——这是下个学期学校的教具,学完加减乘除大小括号之后,下个学期的数学课将会学习面积和容积的计算。

    找了家木匠铺,主人虽然不明白干什么用,但是也能做,一两天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