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先行者(第1/2页)  我的一九九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说开始购买昂贵的微硬软件合辑,是为了上面破解的林林总总的软件的话。

    后来,性质就慢慢发生了变化,软件合辑上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自有软件内容,最开始的微硬压缩软件,让人用起来爱不释手。

    后来,又出现了微硬输入法,其简洁和良好的扩展性,以及可变换面板,自定义词库和面板,备份词库和面板等等,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是最需要的功能。

    何况这些功能之前没有在任何软件里出现过,绝对的首创。

    这些开发软件的理念,在让用户使用舒服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软件开发者的注意,很多开发者受微硬输入和压缩软件的启发,开始在自己的软件中逐渐加入这些贴心的功能。

    新一期微硬软件合辑,除了更新一些破解软件外,并没有加入新的自有软件,让关心它的人稍稍有些失望。

    但运行光盘却发现,有了一个微硬软件平台的协议,协议里详细阐述了,软件开发者的产品加入事项,分成协议等等的。

    受制于慢如蜗牛的拨号网络,以及昂贵的价格,软件开发者制做出软件后,也只能小范围内传播,运气好的,能被新浪等下载频道收录的话,还能留下名号。运气不好,软件就泯然与世间了。

    无论是否出名,想靠自有软件发财,那是天方夜谭。没有渠道销售,没有发达的汇款制度,想靠开发软件赚钱,只能依靠大的软件公司。可是,大软件公司根本不屑于关注这些小软件。

    软件开发者制做的软件,更多的沦为了自娱自乐的工具。

    微硬软件平台有销售网络,利润也很惊人。在软件开发者看来,这家微硬软件能放弃垄断利润,向软件开发者敞开怀抱,鼓励他们开发出更好用的、符合用户要求的软件,真的是一件大好事。

    随之而来的,大量的软件开发者,向微硬软件平台公布的电子邮箱,发送自己开发的软件,源码和软件开发框图。

    张毅呆在广州的十几天时间,除了偶尔陪陪骆冰云逛街、吃饭外,基本所有时间都用来检测这些发送过来的软件。

    软件林林总总,不下上百个。他只能先试用一下这些软件,看看软件本身用起来怎么样。

    好用,无bug的软件,他先收录进去;好用,但有明显bug的,给开发者发出更正邮件和一些建议,让对方修改后,再次发送过来审核。

    至于那些玩笑性质的软件,他也给发出了感谢信,并提出中肯建议。

    得益于脑域的开发程度,以及后世积累的测试经验。张毅为了偷懒,做出了一款测试软件,包括功能、稳定性、漏洞等等的选项,所有测试基本全部自动化完成。目前来说,这款测试软件可以说是他花费功夫最多,集成功能最多的一款软件。

    收到电子邮件的开发者们,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列出来的bug说明,和合理化建议,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尊重,积极的进行了回应,并对软件进行了修改,来满足修改要求。

    张毅的认真回复和建议,在软件开发者的圈子里,引起了轰动。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测试软件,是远远比开发软件更困难的事,没想到通过向微硬软件平台投稿,测试过程和合理化建议都完成了。

    微硬软件平台的积极回复,在软件开发者圈子里兴起了波澜,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不断的,有新的软件被发送过来,让张毅忙的不可开交。

    正在积极的忙碌中的时候,脑海中又传来了久违的提示音,脑域开发度26%。随着审核软件越来越多,提示音也随之越来越频繁,27%,28%,一直到30%,随着30%的提示音响起,脑海中源源不断被塞入了大量的汇编语言知识,有ibm—povesi,eax;esi指向病毒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