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长袖善舞 冲龄践祚(第1/2页)  明末之巨宼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布木布泰虽然是蒙古族女子,但却自幼喜读汉人史书,聪明多智且处事果断。对于年幼丧父的福临来说,皇额娘才是他最大的依靠和最后的决断者。

    福临将先前议事时众臣所说的话又向布木布泰复述了一遍,布木布泰听完后开始沉思起来。

    她虽然在刚才安慰福临的时候说得很轻巧,但她心里很清楚,现在已经是势如危卵!

    清兵入关以来,为了稳固统治四处攻掠、大肆杀戮,十年之间,光杀戮的汉人百姓就多达上千万!汉满之间已经绝对无法共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别看现在朝中有不少汉臣,各州府县更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汉官,但和中原汉人多达数千万的人口比起来,也只能说是沧海一粟。

    更何况入关之后才投清的汉臣,基本都是贪生怕死或贪图荣华富贵之辈,要让他们与清廷共存亡,这本身就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能够倚仗的只有天命年间便投了后金的辽东汉人,如宁完我、范文程之辈,因为他们已经和满清绑到了一条船上,清廷一旦覆亡,他们也逃不了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这是清廷汉人的情况,再说满人内部,也不是外人看起来的一团和气,君明臣忠。

    爱新觉罗·福临能以冲龄践祚,靠的不是她的能力和势力,而是各方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以十三副铠甲起家建立后金汗国的努尔哈赤在生前便规定,继承后金大汗的人必须由满洲贵族公议,从八大议政贝勒中推选,八大贝勒“同心谋国”,其中以军功昭著的儿子代善、莽古尔泰、黄台吉及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轮月执政,上朝时兄弟四人并排南坐,共同接受大臣朝拜。

    黄台吉继承汗位后,废除了“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的规定,自己一人南面独坐,独操大权。正因为如此,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对其他贝勒更有吸引力。

    在黄台吉诸子当中,肃亲王豪格是长子,早在努尔哈赤在位时就曾领兵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实力自然也很强。其他皇子当时年龄都不大,既没有显赫战功,也没有什么突出地位。因此,豪格继承皇位的希望应为最大。

    可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除了豪格之外,还有四大贝勒中硕果仅存的代善,黄台吉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尔衮,以及黄台吉其余诸皇子。

    资历最老的大贝勒代善,因年老体弱,已没有继位之奢望。但多尔衮和其弟多铎,因战功卓著,被封为睿亲王和豫亲王,其兄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他们这一支势力最大,是豪格最强劲的对手。

    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这个时候,布木布泰显示出了她的聪明才智,她先拉拢了代善,然后又利用多尔兖对她的喜爱,诱使多尔衮做出让步,最终使她年仅六岁的儿子福临继承了皇位。

    当时年纪幼小的皇子有四五个,谁坐皇帝的位置对多尔衮来说都是一样。福临能够登上皇位,是诸王公贝勒的妥协,但促成这一举动的,却还是布木布泰的长袖善舞。

    福临即位后,诸臣多次提出给皇帝延师典学,多尔衮都置之不理,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以便自己把持朝政。福临十四岁亲政之时,竟然还不识汉字,诸臣奏章,茫然不解。

    如今,多尔衮死了,也没有后人,总算是少了一个威胁,但他的弟弟多铎却有七八个儿子。豪格虽然也被多尔衮害死,但他也留下了七个儿子。

    若是国家安定,这些人自然搅不起什么风浪,但现在的局面,要是再吃上一两次败仗,这些人肯定就要出来搅风搅雨!

    过了好一会,布木布泰才缓缓开口道:“皇帝!范大学士说得没错,退守江宁乃为上策!”

    “我大清虽已取江南近十载,然则江南民心却从未向过我大清!不仅仅是江南,北方各省也是如此,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