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奉节(第1/2页)  明末之巨宼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不容易等到五师走完,火枪师的士兵紧跟着也走出了大营。只见帅旗招展,李元利和一众亲卫、十几名孩儿兵骑马走在中间,黄氏一见儿子,连忙喊了一声,却被高夫人瞪了一眼,把后面的话都给憋了回去。

    李元利骑在马上对两人拱了拱手,便策马往前继续前进。该说的话昨晚都已经说完了,大军开拔,可不是叙说母子情深的时候,高夫人久在军中,自然知道这些道理。

    “高信,叫将士把歌唱起来!”李元利看着前后绵延不绝行走的将士,转头对他身后的高信吩咐道。

    他以前可从来没有指挥过这么多兵!想想自己训练出来的数万精兵在战场驰骋纵横的样子,李元利心中顿时豪气大发。

    “好嘞!”高信答应一声,身后有眼色的亲兵也不用他再吩咐,转身就往后面跑去,不一会儿,豪迈的歌声就响了起来。

    “风在吼马在叫

    长江在咆哮长江在咆哮……”

    一首由前世《黄河大合唱》改编成的《长江之歌》,此刻唱出来正是应情应景,连李元利和高信身边的亲兵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只是把群山之间的鸟雀野兽都惊得四散奔逃。

    自从上次起了剽窃的念头后,李元利就把后世自己记得的歌曲写了不少出来,然后再教教导营中的教官唱会,没过多久就传遍了全军,将士们有事没事吼上几句,倒是发泄了不少精力。

    一首《长江之歌》刚停,远处又传来《精忠报国》改编的《问天下谁是英雄》,听着后面将士们的嘶吼,李元利想起了前世自己带的那些兵,嘴角微微上翘,他们在拉歌的时候不也是同样如此?

    “大帅,这歌听着都带劲!”高信跟着吼了两句,一到高音的时候就败下阵来,还一脸兴奋地对李元利道。

    “别光顾着唱歌,行军要注意哪些事情,不用我来提醒你吧?”李元利收起笑容瞪了他一眼。

    高信拍了拍胸脯:“大帅只管放心!左右两侧都是侦察连的兄弟,连只鸟都靠不过来!行军路程我也早就安排好了,咱们和前面的五师错开,午时到漆树坡下面的平处吃饭歇息半个时辰,晚上到红沙沟安营扎寨!”

    “今天是第一天,咱们走一百里!以后每天八十里,最多四天就能到奉节。大帅,这些地方都是平时经常来拉练的,兄弟们都熟得很。”

    李元利没有再说话,他也只是习惯性的训斥两声而已,倒不是真担心什么。这儿本就是大兴军的地盘,前面又被特种大队和五师扫荡过一遍,哪里会有什么危险?

    高信把时间算得很准确,翻过漆树坡时,正好是午时四刻(中午十二点)左右,将士们就地歇息,火头军开始埋锅造饭,其实也简单得很,就是烧了一大锅白开水,给士兵们泡干粮。

    现在火枪师随身携带的物品,除了一把腰刀外,其他都和后世的部队类似。背包里薄行军被、褥各一床,衣服一套,布鞋草鞋各一双,火枪换用的燧石三块,干粮五斤,背包上面还插了一柄李元利仿后世制造出来的短柄工兵锹。腰间挎包装五十发定装纸壳弹,另外一个装满水的水壶,枪则是扛在肩上。

    走了两个多时辰近五十里路,这些士兵却没有看出多少疲乏,从耐力和能吃苦上来说,这些兵比前世那些兵要好很多。

    三四百里的山路,足足走了四天,李元利终于在这一天的半夜到了奉节,后面的六师还要明天才能到达。这样的行军速度在古代其实并不算快,三国司马懿攻孟达时,曾经八天走过一千二百里路。

    奉节周围早就已经建好了大军驻扎的营寨,王拙所部已经完成补给于昨日离开,李元利谢绝了随刘体纯进驻奉节的政务司官员的竭力邀请,和将士们一起住进了城外的军营之中。

    中军照例是在营寨的中心处,大军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