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内帑藏金(第1/2页)  慈烺攻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说周皇后身为一国之母,一年的俸银才一千两,这点钱也就刚够塞牙缝的。(肉粮不在内)

    对于这点朱慈烺前几天好奇过,当时让王承恩详查过宫中开销,结果让朱慈烺大吃一惊,宫中一个月的开销竟然高达三十万两白银,一年四百万?

    四百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明朝一年的税收就这么多,不要怀疑,这是真的,作者君翻过很多本明史都是这个数字。

    身处这时代,朱慈烺既然心中有疑问当然不会错过探知真相,他查了一下,竟然发现皇宫内廷一年的收入竟然高达八百万两白银。

    这里面包含每年一百三十万两的金花银收入,商铺、皇庄一年收入折银四百余万两。

    还有本来归为户部收入的黄金、白银开采收入也放入内廷,这一块折银两百余万两,再加上其他的七七八八年收入就八百余万两了。

    户部也不是没了开采收入,铜矿开采的收入就归户部所有。

    查完这些收支后,让朱慈烺记起了明朝内帑是否有钱的一些记载。

    其中《甲申纪事》说;“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

    《国榷》中说,“(四月)癸酉贼尽运金宝以入秦,驰骡马千计,括各库金三千七百万有奇。制将军罗戴恩以万骑护之而西。初户部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有奇。而大内旧藏黄金四十余窖,内监皆畏先帝,不以闻。

    《明季北略》中记录的内帑钱财更是惊人,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

    有关这类记载的明史还有很多,如果这些可信度都不高的话那接下来的几段记载就可以认证这几点都是正确记载了。

    第一段是康熙的一段话,他说明朝有太监超九万人,宫女近万人,而他只有太监宫女四千人,他还嘲笑崇祯皇帝是守财奴给大清国留下了亿万银两,修建多处避暑山庄都不需动用一分税银。

    第二段是国军特务头子戴笠,他很肯定地说万历皇帝藏银8000万两确有其事。

    明末内帑钱银充足,魏忠贤一党在皇城藏钱无数,其中光养心殿地窖就藏金两百万两,可惜这些就连崇祯都不知道。

    对于这些事情朱慈烺以前没办法确认但现在是有了机会,别的先不说,其中养心殿地窖藏金两百万两可信度极高。

    因为这时的养心殿是当作坊用,有御马监下的宫廷造办处使用,皇帝不住在这里,平时是不会来这里的,魏忠贤把金子藏在这里可以说很安全。

    (金子是万历或魏忠贤藏在这里的说法是错误的,藏金确实有,但不是魏忠贤藏的,至于谁藏的可是大出朱慈烺的意外,后面文章会有写到。)

    话说回来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不该的就是杀了魏忠贤,要是有他在外朝文官就不会这样猖獗了,这也是朱由检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话再说回来,朱由检不听朱由校的话杀了魏忠贤,其实还是朱由检的猜忌与不自信毛病害的。

    朱由检小时候很悲催,别说亲爹朱常洛不待见他了,就连大宫女大太监们都瞧不起他。

    朱由检唯一幸运的事情就是有个好哥哥,朱由校对他是真的好,不仅封了他信王,还把皇位传给了他,他完全是躺着就当上了皇帝。

    从这几点来看朱由检的性格缺陷主要是从小就养成的毛病。

    魏忠贤早期看不起他,但朱由检当了皇帝就不可能不小心伺候了。

    要是朱由检想法把他收服归为己用,而不是总有忠贤来害朕的心思,那么东林党人就绝不可能做大。

    留着魏忠贤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