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阴山总部(第1/3页)  银河系的另一个地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明邦带领一家八口人从正定机场登机横跨山西省一路向西北飞去。所谓一家八口,包括了刘明邦的父母、刘明治、刘明仪、袁媛还有刘明邦的俩儿子刘金山、刘金砖。当客机飞过居庸关,飞过鄂尔多斯沙漠时两个儿子扒着舷窗向外望去不淡定了。三岁的小儿子刘金砖指着窗外问:爸爸,我们飞了这么远,这里还是中国吗?

    刘明邦收回思绪和儿子一同望向窗外,在他们面前敞开了一个广阔的原野,一个在云层上都望不到边际的原野。除了天青云白,他们望不到黄沙白草。在无限遥远处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传说中的阴山!阴山的北边是暴露在风沙之中的高原;山的南边,则是狭长的平原。它像一座屏风安放在包头市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如今这里已经是无比平静的一个原野。

    新乡会议整整开了两个月,最后通过了一致决议:整合全世界的一切资源立刻成立一个以拯救地球为使命的特别机构。此机构设有联合办公厅、哲学和伦理委员会以及包括“三足鼎”“三棱镜”“三角风筝”计划在内的若干个项目攻关小组。

    会议在讨论机构驻地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个备选地点,大家各怀心事好几天争论不下。最后刘明治提出了一个地方,可谓既省钱又省时间,一下结束了所有的分歧。他在讲台上把激光笔指向了地图上的内蒙古中部:“在鄂尔多斯的锡金霍洛旗闲置着一座康巴什新城,有几十万套房子空在那里没人住,我们在那里安置几十万科技人员以及他们随行的家属应该不成问题。并且那里什么配套都很齐全,我们不用动一砖一瓦,直接搬过去,马上就可以开展工作。”

    随后,总参谋部给参会人员放了半个月时间假回家安置好家人,赶在双十一之前全员都要赶到康巴什新城集合。康巴什新区也被更名为阴山总部。刘明邦被分配到哲学与伦理委员会担任干事。

    阴山对于刘明邦而言,也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在悠远的历史中,这里一直是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战国之前,匈奴人就进入到了内蒙;赵雍在推行了新政后一举击败匈奴,拿下了阴山南麓,并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匈奴南下的道路。当时赵国的国都在邯郸,赵雍以一个诸侯国的国力竟然也能跑到阴山修长城,且不谈胡服骑射的事,仅此一件壮举就足以让赵武灵王这四个字在史书中闪耀!

    到秦末汉初,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鸣镝下归于一统,开始以一个强劲民族的形象出现于历史。水草丰美的阴山南麓千里沃野再次落入匈奴人手中,他们以此作为进入中原的跳板,强渡黄河,一直进入汾河河谷。高祖刘邦率三十万人马御驾亲征,还没等他把阵列好,迎面扑来的四十万“控弦之士”就给刘邦来了一次精准的斩首行动,把先头部队数千名汉军连同皇帝本人围困在平城白登七天七夜,“土木堡之变”的剧本几乎要提前一千七百年上演。幸亏陈平的一条好舌头,加上送给阏氏的一箱珠宝才把“七日不食,弯不得弓弩”的狼狈之师赎回来。

    要说刘邦既有斩蟒起义、赴鸿门宴的魄力,又有三年亡秦、四年灭楚的能力,也算得上一个超级猛人了,缘何到了匈奴人这边显得如此孱弱呢?这个从刘明邦五岁听评书开始就费解的事情,到草原两天时间就想明白了,在草原刘明邦再一次骑马,结果选了一匹外表低眉顺眼内心积极进取的黄骠马,骑上它时而小跑时而大跳,一路跑在我们这十五人队伍的最前列。但乘坐的舒适度确实跟吕布胯下的赤兔马没法比,路程总共也就是十几里,一小会儿的时间刘明邦的屁股被颠成八瓣。

    看着蒙古教练骑上马来去如风,马尾巴都跑直了,他实在想不通四年都考不过驾照的自己为啥一时兴起来驾驶一匹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马,几乎被吓掉魂。倒是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