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进击的袁勇(第1/3页)  银河系的另一个地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今天不是愚人节的话,那就是说前些天你们袁主任提出的那些要求得到国家的默许了?”刘明仪仿佛意识到这些新闻的背后的深层含义。

    电视上的访谈仍然继续着,到了台下记者的提问时间。一位叫作中田伊一的日本nhk电视台记者问:“中国虽然目前已经在航天领域有了一些成就,但是在高精度数控车床、高端光学元器件等领域还做不到像日本这样优秀。我想请问刘院士,在目前中国作为航天强国的称号还显得有些名不副实的情况下,面对这样500年一遇的星际时代的机遇,中国科学院方面是否考虑过与日本和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展开及时的合作呢?”

    油头粉面的中田伊一光看包装一派斯文,但是那双小眼睛当中狡黠的目光却无意间透露着败类的气质。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航天强国,全世界将近三分之二的航天产品订单都落在了中国企业的手里。但是这样的成就在中田伊一的嘴里只用“有了一些成就”这样不咸不淡的描述一笔带过。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来这个中田伊一话语中的讥讽之意。

    听完日本记者的提问,刘明治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不悦,接着又很有涵养地露出了笑意:“首先我要纠正一点,如果把当今世界的200个国家按综合国力排一下名次的话,第一梯队的重量级选手恐怕只有中美两国,日本只能算得上二三梯队的轻量级选手,所以日本和中美两国是不应该放在一起作比较的。

    目前的中国是在所有的领域同时发力,几乎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对中国的批评说:中国在这个领域不行,在那个领域也不行。但是田中先生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做这个批评的同时,你已经默认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应该在所有的领域都做到第一。你们是以这个理想的状态作为一个标准去要求中国的。

    至于刚才这位田中先生所提到的在高精度数控车床、高端光学元器件这些领域中国做的还不够好的问题,我要向大家提前透露一点内部消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不断涌现出一些民间科学家团体,他们在各自爱好的领域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

    其中有一个航天爱好者团队叫作渥巴锡委员会的民间组织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已经发扬了先上马、后备鞍、不花国家一分钱的精神在高精度数控车床、高端光学元器件等领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在座的各位可能无法想象这些高精度设备要比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领先多少年。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下次再开研讨会的时候,中田先生再想挑出一两项彼时贵国仍然领先于世界的技术,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电视镜头再次落到日本记者中田伊一的身上,他的面部表情中只剩下大写的震惊。电视机前的刘明仪刚咽下一口饭,不由地伸出了大拇指:“你看我二哥平日里,那又方又厚的大舌头含在嘴里翻个儿都难,说个话像嘴里拌蒜似的。可是人家一到大场合马上就像换了一条舌头,小嘴儿吧吧的,多给国家长脸。大哥你以后也学着点儿行不。”

    刘明仪的话音刚落,中田伊一便再次发难:“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就曾搞过像大跃进、大炼钢铁以及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群众性运动,可谓教训惨痛。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受制于技术水品薄弱的现实,可谓绞尽脑汁、不计成本地引进先进国家的科技成果。一直到了本世纪初,仍然掌握不了诸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因而也搞了很多劳动密集型科研,这个过程我也是亲眼见识过的,那可真称得上是处处都在鬼打墙啊。而如今刘院士又把中国民科搬出来说事儿,把国家战略层面的航天事业和老百姓的兴趣爱好划等号,就不怕被全世界笑掉大牙吗?”

    刘明治没有立刻作答,把询问的目光投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