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渥巴锡委员会(第1/3页)  银河系的另一个地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阳明奏稿原件已经被封存好送往北京。承德市国安局的三楼会议室里,局长和技术科科长彻夜未眠,仍在捧着一份印影版王阳明奏稿逐字研究。

    技术科长戴着浓厚的黑眼圈,深吸了一口烟:王阳明创立的心学,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儒学的一个分支。现在说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字要是结合这本奏折来看,倒是像在说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在哲学史上,“守仁格竹”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世人皆知,但是你要愣是说“守仁格太空飞船”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太扯了?

    国安局长戴着同样浓厚的黑眼圈,也深吸了一口烟:我们不能因为一件事过于超出我们的认知水平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是假的。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正史中记载,王阳明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病逝于青龙港舟中。临终时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而咱们手里这份奏折正写在阳明先生去世前一天。这要是结合起来看,“青龙港舟”很可能真的是一艘太空飞船,他难道是带着一百个小孩儿往无限光明的外星去了?

    技术科长颓然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许久才吐出一个烟圈。“嘉靖七年应该是公元1529年。如果王守仁真的是带着一百个小孩儿到外星留学的话,奏折中还写了五百年一往还,今年冬天他们这批外星留学生正好也该回来了。”

    局长把胳膊肘拄在桌子上,双手使劲儿向后捋着那稀疏的头发。“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俩亲自去第一历史档案馆跑一趟,我现在就想马上找到这份奏折的原版。只要能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找到一样的奏折,咱们就不用在这冥思苦想受这个罪了。”

    技术科长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局长英明,我这就去叫车,没准儿咱们还能一不留神成了考古学专家也未可知。”

    他俩正要起身往外走,袁媛在刘明治和刘明仪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说明来意后,技术科长从隔壁拿来一摞厚厚的笔录递给袁媛。

    刚看了几页纸,袁媛的泪珠断了线似的掉了下来。刘明治赶紧轻抚着袁媛的背安慰了好一会儿,然后接过了这沓厚厚的稿纸。

    这份笔录详细的记录下袁斌的口述内容。刘明治总结了一下,大体有以下10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高车族为了躲避天灾在长老的带领下于1500年前由精卫星来到地球,在蒙古境内的肯特山登陆。在武则天时期高车族内迁到关中地区,之后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当中,如今已了无踪迹。

    第二,因为精卫星大气层中拥有着浓厚的臭氧层,所以精卫星人民对紫外线格外敏感。如今高车族虽然已经来到中国一千五百年,但是仍然无法适应地球上的紫外线浓度,这样就造就了一种在地球上十分罕见的眼底病——视网膜色素变性。

    高车人因为擅长风水和玄理的应用,也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易感人群。这样就间接造成了一种奇特现象——中国人相信半盲患者看风水,也相信全盲患者摸骨算命。

    袁斌也就是依靠这种罕见病找到了数千名高车族人。

    第三,袁斌的祖父在临终前曾拿出一本族谱交给子孙们收藏。根据这本族谱的记载,明朝嘉靖年间,袁家的第一代祖先袁问渠曾经是精卫国派来朝贡的使臣,本来是打算寻找更早的祖先袁天罡的后人,但是来到大明朝之后因为才华出众被皇帝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后来袁家世代效忠朝廷,崇祯年间袁家还出过蓟辽督师袁崇焕这样的民族英雄。明朝灭亡后,族人在袁承志的带领下来到南洋加里曼丹岛定居。抗战期间,袁斌的祖父袁横带领族人一百余人参加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为中国在滇缅战役中打败日本鬼子做出了特殊贡献。

    第四,30年前,袁斌陪同老师在美国参加世界眼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