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神功(第1/2页)  缘为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动功功法到手,阿原照例先参详了一番。这部分功法比静功散佚得更厉害,简直没头没尾,不分前后。阿原读了好几遍,才大概理出些头绪。

    所谓动功就是由一系列姿态动作组成,每一个姿态动作都对应一种真气运转方式。

    练习动功,实际上就是熟悉不同的真气运转方法,最终熟练到只要做出某个动作,真气自然而然按照相应的方式流转,便会得到真气的莫大助力。由此如功法总纲所说的,“行如疾风,立如山峦,力举千斤,跑跳如飞,举手投足皆有不测之威……”

    这下阿原才明白了为什么要疏通经络让真气能够在体内流转,又为何妹妹师父说修炼动功一定要在静功修炼有成的基础上。像他现在这样真气只能聚于丹田,举手投足间的力道与常人无异,确实也没什么大用。

    一想到“不测之威”,阿原心里就痒得像有只小猫不停在挠,又哪里等得到丹田盈满,经脉通畅?反正进入梦境机会有限,白天无所事事,正好改练动功。

    打定主意,阿原便腾出白天一切空闲时间,开始了忘我的修炼。只是这动功修炼之辛苦,远胜当初盘腿打坐。像直立、抱举、端坐、静卧这类普通姿势倒也罢了,是“力举千斤,跑跳如飞”,可说白了不过是力气大了些而已。虽然跳得高了点,却完全没有“身轻如燕”的感觉。说“凌风飘落”那是自己往脸上贴金了,事实上每次落地腿脚都会墩得生疼。若真能跳起十丈高,只怕还得摔死——自己跳起来摔死,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阿原很是总结反思了一下,再结合熟知的仙侠故事,终于得出一个结论——真气,或者说“静功”就是所谓的“内功”。内功强,力气就大,动作敏捷,并且耳聪目明,反应也快。而走卧跑跳之类的动功,包括剑术、掌法,都是“外功”。外功磨练身体的强度,也锻炼技巧,同样的力气,怎么举起更重的东西;一拳打出去,怎么才能打着人。

    这么一想顿时豁然开朗,如今自己的内功已颇为深厚,只是还不会拳脚剑法而已,书中的主角通常都是这种模式。书中常说,内功高强之人学那些外功“如探囊取物一般”,而且根本不必拘泥于什么招法,举手投足间自然暗合武学天道,完全可以自创武功。阿原想到这意气风发,干脆也不练那残缺的动功了,立志要另创一套震古烁今的武学。

    从那以后,乡亲们越发怀疑阿原是不是病了,经常见他望着天上太阳,井中月亮,一看就是几个时辰,或者在村头一站一下午,或是迈着各种奇怪的步伐,手舞足蹈地绕着村子一圈一圈跑。

    阿原自得其乐,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他先是补全动功,自行摸索出一套真气运转之法。他的原则倒简单,凡是运作困难地方统统跳过,怎么舒服顺畅、怎么有效果就怎么来。效果虽然没多少,心情倒是很不错,毕竟自己开创了一套内功心法。

    接下来,阿原便开始揣摩拳法、剑术。小时候他曾跟万爷爷学过几套拳,现在早就记不清了,正好掺和到一块,创出了一套“拳法”。更让他兴奋莫名的是如今力大劲猛,只要袖口紧得恰到好处,在抡拳挥掌之时,就会呜呜作响,“隐隐有风雷之声”。这顿时让他想到了“携霹雳之威,乃无敌天下”,悟及此处,不由得仰天长笑,将自己所创的拳法命名为“霹雳拳”。

    “霹雳拳”虽然声势威猛,可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下,实在是编不出更多了。不过阿原记得内功高强之人都是返璞归真,一个普通的招式用出来照样能发挥出莫大的威力。说不定他这简单的几招,正是大巧若拙,暗藏精妙。

    相比之下,阿原所创的“剑法”就丰富多了。毕竟他没学过剑法,没了约束尽情发挥他过人的想象力,连蹦带跳花样着实不少,只是上一“招”使完了,自己都想不起来是怎么比划的。一套剑法练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