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妹师(第3/4页)  缘为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和耐性,什么聪明才智都不重要,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阿原自己心里有数,他虽然聪明过人,但从小野惯了,耐性实在是不怎么样,妹妹师父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阿原略微感动之余,也下定了决心,就算再难再苦,他也一定咬牙坚持到底,不练成仙法绝不罢休。

    所谓静功功法,讲的是如何呼吸吐纳、采养真气、周天运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采气、定气、通络。

    所谓采气就是采天地灵气入体。自上古以来,神州子民就普遍相信,这天地之间自有灵气。灵气蕴含着天地菁华,乃是本元之能,生机之源。这世上之事,无论电闪雷鸣,风生水流,都是由灵气驱动,草木滋生,鸟飞兽走,也都是以灵气为根源。

    以人为例,凡人一呼一吸之间,都蕴含着天地灵气。而人之一生,无论生长繁衍,还是举手投足、凝神思索,都要消耗天地灵气,因此凡人片刻之间也停不得呼吸。只是大部分灵气都随呼吸返回天地之间,所存者甚微而已。

    而修仙者之所以异于常人,正是因为他们通过道法修炼,将天地灵气截留而聚于体内,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内气,名为真气。再由真气驱动仙法仙诀,才有了飞天遁地,移山填海的大能。

    因此,采气正是凡人踏上修仙之路的第一步。

    “先天乾坤霹雳无敌功”中的采气之法,要求修炼者每天清晨、正午、午夜这三个天地日月精华最充沛的时候,择一清净无风之地,宽衣解带,端坐入定,掌心脚心朝天。然后摒除杂念,不听、不看、不思、不动,深吸慢呼,想象自己全身毛孔张开,牵引天地之气入体。

    书中说修炼这采气之法快则一年,慢则三年,就会感觉耳聪目明,浑身变轻。由此便进入定气阶段。

    所谓定气,就是将采得的天地灵气转化为自身真气的过程。人体内有外息和內息之分,外息便是呼吸,而內息指的是修炼之人用真气在体内打通的经脉循环。修炼定气法门,要气沉丹田,缓呼渐吸,将体内吸收的天地灵气一点点聚往丹田气海。灵气进入丹田便成了内息的一部分,可以称为真气,不再随呼吸返回天地之间。

    如此采气、定气这一过程要不断重复,直到感觉丹田气满,小腹发热之后,便进入通络阶段——调用丹田内聚集的真气打通体内经脉,让真气能在体内循环流转。

    关于通络,功法中说人天生有气血两脉,血脉以心为枢,自有生以来便时刻循环流转。而气脉、也就是功法中常说的经脉,却因为凡人体内没有真气而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就如干涸的河渠,渐渐淤塞而归为一片混沌。功法练到定气之后,真气以丹田为营,就像一个蓄满了水的大湖,通络就是要牵引“湖水”重新冲开“河道”。

    通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调动聚于丹田内的灵气,从下丹田出发,依次打通督脉和任脉的各个枢节,直到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一个小周天,才算有所小成。单凭“打通任督二脉”和“小周天运转”的鼎鼎大名,便可知这过程必然艰难无比。

    真气能运转小周天之后,再打通其他经脉就容易多了。就好像有了一条奔流的大河,自然会有道道支流分出来。而后如果练功不辍,终有一天可以打通全部经脉,让真气能够自由流转,生生不息。这就是大周天之境,也是静功大成的标志。

    …………

    专研了两天功法“残谱”,再结合以往妹妹师父的教诲和一些书中的古董学问,阿原终于得出了以上见解,虽然还有不少地方没弄清楚,但阿原不想再琢磨下去了,“不就是采气、定气、通络三步么?这有什么难的啊?”

    如此一想,阿原顿觉神清气爽,眼前一片光明,迫不及待地迈出了修仙的第一步——采气。

    只是,这“掌心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