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俩女秘书(第1/3页)  三国之襄武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修与潘凤两人守在了大门口,房中便只剩下了刘和与那姐妹三人,刘和微微点头,打量着这间简陋的学堂,虽然布置极为简单,但这两个女子稍稍布置了一下,倒也显得有些书香之气了,侧臂上挂着几副字,看那落款,倒是囊括了如今白檀的好几个高屋,沮授,刘备,张飞都题了字。另一边几幅没有落款的一笔标准的行书,字体虽然柔弱,但却清新脱俗,倒也颇有可观之处,想必是这姐妹二人所写。

    见刘和的目光落在自己二人写的条副之上,二位姑娘不由有些局促,曾听闻这位刘讨虏不像一般的莽夫,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子弟,通晓《五经》,有太学资历,又是大儒卢植的弟子,不由得有些心下惴惴,两人原本都是生在深闺,虽有些才学,但自问却是比不了那卢植的。

    窦清脸上泛起红晕,低声道:“刘讨虏见笑了,小女子信手涂鸭,却是污了校尉法眼。”

    刘和一笑道:“非也非也,我却是瞧见这几幅字各有千秋,沮先生的这幅大开大阖,笔间隐有兵戈气息,若非我熟知他,倒要以为是一个久经沙场之人写的;刘县君每每行笔之间,却都是留有余地,意犹未尽,倒也符合刘县君小心翼翼的性格,而张翼德的这一幅力道颇足,笔架间构规整严密,一丝不苟。这几幅是两位姑娘写得吧,虽说腕力略有不足,但却胜在秀丽,都说字由心生,看字便可知一人性格,古人倒是诚不我欺也!”

    窦清看着刘和,心道:这位校尉还真是个儒将:“刘讨虏法眼如炬,清甚是佩服。”

    一边的窦绮却比窦清要活泼一些:“曾闻校尉东都太学出身,不知我姐妹二人能不能有幸一睹校尉墨宝?”

    刘和微微一笑,打量着姐妹两人,许是年轻一些,窦绮已似从那场劫难的苦痛中走了出来,眉梢之间多了些喜色,窦清却不然,虽是强作欢笑,但眼睛深处,却是难以掩藏那一丝痛苦之色。

    “好!既然来了,便为这些童子们留下一幅字。”刘和有心打探一翻这姐妹二人的身世,看看有没有可为她们开解一翻,倒是不介意写一幅字。

    窦绮欢喜雀跃地准备好木牍,将其铺好,便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刘和,刘和走近,凝神片刻,蓦地提起笔来,笔走龙蛇,写下:“有志者事竟成,佰貳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叁仟越甲可吞吳。”

    一气呵成后,又在后面署上自己的大名,这才知道:“这些时日忙于军务,从未提笔写过字,倒是有些生疏了,两位姑娘是行家,不要见笑。”

    两姐妹却不作声,只是盯着刘和的这幅字,刘和的字体是正儿八经的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这种字体却是尚不见于大汉,除了卢植和刘虞还没其他人见过。

    “哇!”窦绮半晌才赞叹出来:“校尉真是好字,姐姐,先前我家中如此多的字贴,怕是只有梁孟皇c张伯英才能与之相较!”

    梁孟皇c张伯英,是东汉书法名家——梁鹄c张芝。

    梁鹄,凉州安定乌氏人。少好书,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官至选部尚书。魏武(曹操)甚爱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壁,宫殿题署,多出于其手,以为胜宜官也。

    张芝,凉州酒泉瓜州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c“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

    刘和心中一动,家中收藏了很多字贴,看来这两人倒还真是久读诗书的官宦人家之女。

    “坐下说吧!”刘和大马金刀地坐在火边,反客为主地道:“今日无事,真好与两位姑娘好好聊聊!”

    姐妹两人侧身坐下,窦清更是脸上写满了不安,她心中自是清楚,姐妹二人都是花容月貌般的俏佳人,但也正是这容貌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