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众重的手段(第1/3页)  夺路皇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兵变的地步,那好!就按照程序来,首先是提审主犯“得地”顾忌得地身份,皇帝招来文武百官在朝堂上会审。

    得地将军,手铐,脚镣对于这样的一个重刑犯,没有这些行头反而让人感到意外。此时他脚上的链条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在空旷的朝堂上显得格外的清晰。

    昔日的同僚,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此时如此狼狈不堪的模样出现在朝堂上,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感叹。他的再次出现给整个后海国的大臣们带来巨大的震撼。

    群臣沉默寡言,没有人敢抬起头看得地一眼,因为谁都怕躺这趟混水。但是在场的都身在其中,谁也跑不掉。皇帝直视得地将军,得地却没有丝毫的恐惧,也直视着皇帝。

    按照惯例,提刑部首司开始提审。这是一个年迈的老者,经历过无数的案件,经历过每一宗光怪陆离的案件锤炼,此时对于这个后海国的脊梁得地将军,他不知如何开口,但是他职务在身,不知道如何开口,也必须由他最先发问。

    “得地将军,你可知罪?”

    这句话,是他斟酌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这句话虽然像是在例行公事,但是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他这个司法部门最高长官说出口,其中的含义就代表着皇帝的心声,即揣摩了皇帝的心思,也给自己留条后路,他这句话就是在说,我是代表皇帝来发问的。

    此时,得地怒视周围的昔日的同僚。没有一个人能流露出一丝的同情,也没人敢看自己一眼,但是他们就好像是早已期待看到自己落魄的到来。

    于是得地更加坚定,道“臣,何罪之有?”

    这句话在朝堂上发出响亮的回声,震慑住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提刑部首司也被得地将军高亢的声音给震慑住,低头不敢言语。

    皇帝知道在整个后海国还没有人敢得罪得地将军,于是皇帝道“传唤太子大业中!”

    此时雷雨交加,外面的厮杀声仍是不绝于耳。大业中缓缓来到朝堂,此时让群臣目瞪口呆的是,大业中把自己捆绑起来,脖子上还驾着一把锋利的钢刀。

    看到这一幕的群臣,纷纷顿时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臣,死罪!”

    皇帝看到群臣的反应,道“爱卿们何罪之有?”

    一个儒士官员,道“自古以来,但凡储君有错,百官难辞其咎。今日太子负荆请罪,我们难辞其咎,请陛下下旨降罪!”

    看到百官态度,皇帝嘴角上露出一丝自信。但是毕竟是皇帝,皇帝的心思怎们能让人们随意看到。

    于是皇帝对大业中,道“我儿何罪之有?”

    大业中,道“儿臣主持国政,但儿臣尚且年幼,不能控制大局,导致兵变,此乃死罪。”

    众重听到后很满意。就仅凭这几句话就把此次的兵变推脱的顺理成章。不是自己故意对得地发难,而是因为自己年幼,没有足够的处理国家的经验,把事情推到皇帝身上,且又合情合理。

    虽然众重这样想,但是却表现出很很愤怒的姿态,道“苍中儒,你是太子的启蒙恩师,太子犯错,你难辞其咎,你说我该如何处置太子?”

    苍中儒位列读书人之首,他更是*的军师。此时众重把问题提到他这一边,虽然他心里能叫出一百个冤屈,但是他清楚的知道此事已经蔓延到自己身上,躲是躲不掉,更何况自己根本就没想着躲。

    于是苍中儒,道“太子犯错,我这个老师难辞其咎,我建议灭我九族,将太子绳之以法,平息叛乱!”

    此话一出,顿时朝堂上像是炸了锅一样。大半个朝廷的文官更是出自苍中儒的门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老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苍中儒,也为太子求情的人不计其数。但是皇帝众重却没有丝毫的怜悯,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